池塘的变迁(2)

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有一批南下先行者外出打工。

见过外面的大世界,便有了在镇上买房买门面的想法,想着以后不打工的日子,自己在街上有房有门面,开个小店,做个生意,可以相对轻松地过上一辈子。

于是,就有了地产开发商,一座座高楼沿池塘边拔地而起,新农村新场镇的新气象看热了不少人的眼,“到街上买套房”,成了更多打工人的梦想。

人们如火如荼地追着买街上的房子,更加刺激了开发商的开发欲,为了节约成本,所有依池塘而建的下水,以至于厕所,都把排污口对准了那口巨大的池塘。

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也缺少相应机构的监督,那口巨大的池塘,被埋下了无穷的后患,如同一个健康的人,被注入了令皮肉腐烂的病毒。

那一清见底的池塘水,渐渐变得浑浊,医院的被单,再也不能拿到池塘去洗;游泳“打水战”的顽皮男孩们,再也不能在每个傍晚,脱成一丝不挂的光腚子,畅游在那口巨大的池塘里;那些垂钓者,也没心思拿着鱼竿去钓鱼了,用他们的话说,钓个鱼都不敢吃,钓来何用!那成群结队的白鹭,不知何时,已然不见了踪影……

池塘的水,渐渐地泛着若有若无的臭,几年后,臭气更甚,成了名符其实的臭水塘。别说是游泳,连一只脚也不愿伸到水里去洗了!

昔日的热闹,已成昨日黄花。

随着水质的变坏,更有每年的四五月份,逢到变天的日子,池塘就会“翻池”,白翻翻地漂泘着无数条大小鱼儿,随风漾到池塘边,在日光的照射下,加剧腐烂,再飘出阵阵恶臭。

每到这时,政府会组织清漂队,沿池塘一圈,一遍又一遍地打捞起翻池的大小鱼儿,再白花花地堆放在池边,等着垃圾车来运走。

每翻一次池,准得恶臭一个星期,让人们怨声载道,让进医院看病的过路人怨声载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3/我的国,我的挡车工生涯《七》 那时候,每天都是尽量繁忙的,似乎繁忙沉重的人生才充实,才不会如此无味,累到麻木...
    刘雨路阅读 563评论 0 1
  • 故乡当年的村子,共有六个生产队,一千八百口人左右。由于村子的布局是正方形的,为了便于排洪蓄水和人畜吃水...
    林智宏阅读 784评论 0 1
  • 前几天,看到咱八屋湾里的老队长、老党员捞水草、清塘护塘的情景,让我想起了与池塘有关的许多往事。 上世纪八...
    李集街新街小学cheng阅读 586评论 1 4
  • (一) 阿标不是他的真名,是他的化名。可是这个化名,他却只用了一个冬天。 阿标坐在张大婶门前的石阶上磨着菜刀,上午...
    文贲说阅读 859评论 0 2
  • 阿莲是70年代八月出生的,八月莲花盛开,名字带莲,所以大家都叫她阿莲。阿莲出生在农村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爸爸是小学老...
    曹娟生活阅读 394评论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