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逛网页的时候,我看到一些介绍克服当众发言的紧张的文章的,标题非常普通,也很直白,就是「如何克服当众发言的紧张」。点开一看,其实内容挺普通的,而且教的技巧也是老生常谈,但是没想到阅读量却不低。
这个也让我想起了当初的我也是这样着急地在网上四处搜索这类文章,并且一边看一边做好笔记,有种把它当作救命稻草的感觉。
曾经的我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害怕在上台讲话的人,甚至有时连在大群里面都不是很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现在虽然谈不上多厉害,但是最起码目前在校园内已经尝试过几次在一百多人面前讲话的经历了,比起当初那个畏畏缩缩的我,我已经觉得自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了,目前也还在努力当中。
而在那些文章下面的评论区里面,有人评论说能不能不要引用太多理论,或者说能不能用一些更加通俗易懂的话来阐述。我看到这些评论的时候,就思忖着也许我能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可能或多或少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再具体说一下以前的那个我吧。这样可能有些人就不会觉得我的情况是属于那种特别好克服的情况从而不重视我提出的经验。我高中的时候,上台发言也不敢拿麦,因为怕手抖太明显。每次老师一说要点名回答问题,心里就会变得超级紧张,有时候甚至会有点头晕,以至于每周上那节课的那一天,我都会去厌恶那一整天。最严重的一次上台音乐考试,唱了两三句,感觉那一会儿心脏紧张的快要停掉了,然后再也唱不出来,脸变得通红,腿一直在抖。那个时候的我总是能避开上台就避开上台的机会
而现在身边的朋友都说觉得很羡慕我,感觉我上台发言一点压力都没有,而且很自信。当时没有人知道我当初是有多么恐惧,多么的不自信。我通过一点一点的尝试才打破了自己的保护壳,渐渐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而下面讲的内容就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经验。
第一、意识到无论多牛逼的人,尝试一个新的领域或者不擅长的领域,都会紧张。
什么?你说你早就知道了?不,我说的是你要改变你潜意识里面的那个认知,「知道不代表理解」,很多道理你都听过,但是不代表你真的理解以及认同。很多时候,你还是认为班上那些自信满满的同学在台上发言一点都不紧张,你还是觉得那些名人主持人一点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很淡定。
即使你听说过以前的英国总理丘吉尔小时候一讲话也会很紧张,还是个结巴;即使你听说过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因为要主持大型全球直播而压力过大,还一度患上抑郁症。
但是,一旦你面对面开始看到班上同学在讲台上落落大方、谈吐清晰的样子,你就会马上被一种自卑感而击中,你开始忘记以前接收到的任何观点,一心只想到你跟他们的差距有多大。
现在说回我的心路历程,当时的我,看了很多很多类似的文章,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不紧张」,而现在看来,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的。当然,这种情况还是有的:一个是你的听众水平比你低很多,例如,给你一个房间,只有你跟幼儿园的小朋友在里面,你的任务是被他们讲故事,那时你会很紧张吗?二个是你对内容非常熟悉,就好像你被要求在班上朗诵古诗那样。
而就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节奏变化是非常快的,无时无刻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即使是一名大学老师,他能在几百名学生面前毫不紧张,那假如换成全国各地的教育局局长坐在下面,心里会不会也跟你一样忐忑呢?即使他讲历史讲的十分生动,但是换成地理这个全新的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呢?他是不是也能像之前讲课那样悠然自得呢?
所以,最后我摆正了态度,我把我的目标改为达到「表面不紧张」就好。你必须充分意识到「每当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者要去做一件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紧张」
只有你在这一步摆正了心态,你才敢去踏出第一步。当时的我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我必须要确保我自己不会紧张,我才去尝试报名展示,但是我想尝试的时候都会紧张到出汗肚子疼,所以我认定,我修炼还没到家,时机未到,还是等我在需要报名的时候不紧张再去吧。我抱着巨大的希望看各类方法,我希望那些文章像一个按钮,可以让我一键变好,当然结果并没有。
第二、多留意身边人当众发言的紧张的表现,不是叫你幸灾乐祸,而是慢慢地转变心态,意识到大家其实都一样,而不是一味地被自己内心的恐惧所占领。或者跟那些自信的人聊天,问问她们在自己尝试一个全新的领域的时候是不是像表面的那样一点都不紧张。
我之前刚来到一个新的班集体,就觉得大家都好棒,好踊跃,对比之下,觉得自己很逊。那段时间一直觉得很自卑。
但是到了后面真的要上台展示ppt的时候,却发现还是有很多人是表现得很紧张的,例如结结巴巴或者是全程跟大家没有眼神交流,只是低头看ppt对着念。虽然这样子想好像不是太特别对,但是那一刹那其实是很庆幸的,觉得「啊,原来不只有我一个人会紧张啊」
而前面还提到了「跟那些自信的人交流」这个方法,当时的我因为要参加辩论,之前完全参加辩论比赛或者一些训练,所以很紧张,完全手足无措的模样,就去请教一个多次参加主持人大赛以及辩论赛的同学,并且她在上台展示的时候一直都是展现得非常自信。
我小心翼翼地问,「你之前参加这些比赛会紧张吗」
「会啊,当然会啊」,她笑着回答。
「我好担心到时候念稿的时候手抖哦」
「哈哈哈哈,我当时也是,你可以先用一只手拿着纸,一抖你就赶紧换另一只手,再不行两只手再同时抓着」
「哈哈哈,真的没有想到你也有这种经历诶」
「对啊,我小时候上台唱歌,因为很紧张,所以就晃动身体以至于让那个抖动没那么明显,结果老师却觉得我很自在,很享受,给了我很高的评价。现在也是啊,有时觉得紧张了,感觉都手有点发抖,就会赶紧用上手势,这样别人其实不怎么看的出来的。」
类似于这种交流不仅让我更加相信「每个人都会紧张」的这个观点,而且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如何掩饰自己的手抖、腿抖等生理症状。「温馨小提示」:手抖可以配合姿势,腿抖可以穿一些阔腿裤,或者适时地走动一下,事后你可以问一下你的朋友,他有没有注意到这些症状,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不会留意到这种细节的。
第三,多次彩排你的展示,直到熟练到滚瓜烂熟为止。
我以前曾经担任学校社团的部长,发现很多干事都没有彩排的意识,或者只彩排一两次,不论效果的好坏。而且彩排的时候完全没有时间观念。我在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彩排有什么好处。
首先,让你清楚知道你有没有超时。无论是在社团的竞选还是课堂的PPT展示,都是要严格控制时间,我曾经看到有人竞选是给了十分钟,结果超了十分钟,这会让别人认为你是没有时间观念的,而且这个行为本身也是对其他展示者的不公平。
有一个点要提醒的是,一般彩排的时候都会预留一点时间,因为到了上场那一刻,你可能会没有平时彩排那么放松,语速可能会比彩排的时候放慢一点,所以所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更久一点。
其次,每一次展示需要的彩排的时间,会随着你的熟练度慢慢的越缩越短。
我第一次要在课堂上面展示20分钟的时候,我花了好几个晚上,每个晚上花两个多小时。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大声对着ppt彩排,大概练了几十次吧,是真的想象在大家面前讲话的那种,所以每一次彩排都会有点紧张,如果说的不流畅心情还会很低落。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很夸张,但是那次是我的第一次上台展示,我当时其实是很紧张并且很担心我便表现得不好的。内容好不好暂且不说,但是内心很抗拒到时候出现思路中断或者紧张到说不出话这样状况。
而之后去参加演讲大赛的时候,就比较有经验了,练习的时间以及次数都没有第一次那么夸张了,而且彩排的很多小习惯也已经养成,更加得游刃有余了。
其实,当你真的对内容超级熟练你在上台前以及刚开始讲话的之后可能会很紧张,但是很快你就会进入那个彩排时候的状态,我第一次上台展示的时候,虽然我觉得我的嘴在动,但是其实我的脑子是在想其他的东西的,并且完全没有用上一些文章推荐的什么【只看着大家的头,把大家当做一颗颗胡萝卜】,我就是很自然地看着大家的眼睛,因为我不需要管我会不会说错话,我的身体在彩排中形成了惯性,这个发现当时让我觉得很吃惊。
第四、好好准备你的内容,这是构建自信的基础。
有个老师曾经跟我们分享,他有一次要做一个学术报告,底下全部都是什么教育局的领导,当时他也觉得很紧张,但是他过了一会就觉得不紧张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他们都不懂。那个自信一下子就回来了,他说自己亲自下乡科研,里面都是自己的心血,这是别人无可替代的。
这个其实就是跟我之前说的给一堆幼儿园讲故事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同样是在一群人面前讲话,但是,紧张感却会消失很多,为什么,因为你坚信你知道的某个方面的东西比他们多。你在课室展示的时候,虽然一堆同龄人的认知水平并不会差太远,但是,你提前准备好的那部分学识肯定比那些没有去特意研究的人要多。同样是介绍一本书,给一个看过的人介绍跟一个没看过的人介绍的心理压力也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好好地准备内容。
能坚持看到这的应该都是真爱了,也希望你们能克服自己的心魔,我知道那种感觉不好受,但是当你尝试成功之后,那种成就感会灌满你的心。希望你们早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