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兮
故乡一别,掐指一算,两个多月了。
小的时候,很盼望过节,尤其是过年,春节浓浓的节日气氛,是任何一个节日都无法比拟的。可以放鞭炮,穿新衣,吃到很多平时没有的美食,又有超长的假期,可以不上学,不写作业,和几个玩伴整天疯玩在一起,害的妈妈吃饭时都找不到人。变着花样玩,做各种异想天开的游戏,我常常是头儿,说起来也奇了怪了,他们怎么都爱听我指挥呢?那时的我,俨然一个家长啊!
多么美好的童年啊,大自然是我们广阔的乐园,一年四季,我们都有自己玩的主题,永远不会重样!
春季的田野,暖风下,我们欢呼着,踩着软绵绵的泥土,听鸟儿在云霄里歌唱,这些鸟儿,是用来听的,只有麻雀,才会轮到口中的美食,那是儿时最难忘的记忆。
夏季,河水湖水暴涨,但往往几天就可以退去,也有十几天不退的连阴天气。捉鱼,捉青蛙,捕蜻蜓,夕阳西下时,将战利品平分一下,回到家,等着吃可口的美味,我们只吃鱼和田螺,青蛙是用来玩的,蝴蝶也是。
自打父亲端午节猝然离世后,我再也不喜欢过节了。每逢过节,心里特别清冷的感觉,尤其是又失去妈妈的这三年。三姑和父亲相差不到七十二个小时,三姑先走的,二姑是在年前,他们姊妹仨,似乎是约好了似的,一起往生了!
最近这段时间,特别想妈妈,睁眼闭眼的想,很多话,很多往事,仿如昨日,历历在目,妈妈是只知道奉献的典型,很少考虑自己,很少提什么要求,任劳任怨,妈妈的一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呢?恐怕我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我觉得欠了妈妈好多,陪她的时间太少,而有时我又太任性,惹她生气,尽管她说,我是最孝顺的孩子。说白了,是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爱父母,甚至很多时候,我都没学会如何爱自己,不习惯交流,可能是一些小情结,一些不快的经历,让我越来越封闭自己。
现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也许就是成长的过程吧!不经历曲折和过错,怎么会成熟呢?
这是一个令人百感交集的春天,任何人都没有逃脱,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规律!我想,这对意识形态领域,尤其是教科文卫,可能是一次革命,体制没有做到的,新冠病毒竟然做到了,然而,人类又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呢?
从故乡到异乡,春光乍现,一树树花开,在一片风声鹤唳中,特别耀眼,特别抢镜,这是记忆中最凄美,最慢长也最令人心痛的一个春天。
2020年3月
若兮,本名王秀梅,字若兮,笔名丹青。祖籍山东青岛。自媒体音乐人,诗人,散文家,省部级专家。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出版个人文集四部,合集选本多部,多次获奖。作品入编《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大词典》《当代文学作品精选》《2018中国诗歌年选》,2017年入编中国文化艺术人物年鉴。现居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