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个人民公园相亲角,恨不得举国闻名了。这里的爹妈们自20世纪初,每周末就拎着小板凳、带好干粮和水,举着牌子,在公园小径上把儿女的长相、学历、收入逐项列举,据说还有顶配、高配、标配、简配之分,颇有动物市场的既视感。
不知道能不能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恐怕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的家长们能理直气壮地做出这样奇葩的事情了。
不只是父母,我有个朋友,挺漂亮的女孩子,三十多岁了一直单身,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干脆一个人去了外地旅游,宁可一个人过中秋节,也要避开家里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们的指手画脚,更气人的是,他们都还要给这种干涉行为挂一个“为你好”的名头。
她很无奈地说:“结婚生子是我自己的事,凭什么他们就有理由觉得自己有权来掺和,就这样拉郎配地去随便找一个人,就一定比现在更好吗?如果我过的一地鸡毛过不下去了,他们肯定又要来说什么凑合凑合,不要离婚之类的话吧。”
惹不起,一直躲着就是个办法吗?如何与这些三观不同、生存环境不同的各路人马周旋之后还能全身以退呢?
一、父母
讲真在所有的逼婚人群里面,父母是最让人头疼了的了,一方面他们是会做出各种大戏,威胁、利诱、苦苦相逼,甚至开一个全家批斗大会来对你进行各种谴责,仿佛选择一个人生活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对我们有生养之恩,又不能索性扯破脸皮永不往来,那么如何破解呢?
首先,要搞清楚父母到底为什么不能接受子女单身的选择,对症才能下药。
有的父母是好面子,觉得自己熟悉的同龄人的孩子都结婚生子了,自己的孩子却是一个人,好像有什么隐疾一样,那就要满足他们虚荣的小要求。比如我一个在帝都高就的女性朋友,在每个长假基本都安排了带着二老满世界溜达,然后在朋友圈不停地晒出各种奢华游大片。自己保养得宜,香车豪房相伴,老头老太太回去,如有人问起,总是很得意的说我家那姑娘实在是条件太好了,一般人看不上啊。
有的父母是纯粹地担心,他们被固有的人生观封锁了,认为一个人结婚、生子是必须要完成的事,没有就不完整,就是失败,更担心你一个人生活不好。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做思想工作,不要怕跟父母的对话,你不说他们怎么知道你长大了呢?你能够自己做饭,自己照顾自己。你要让他们明白,你现在单身,也许是因为你觉得更舒服,也许是在等待那个最对的人,一个快乐的单身远比同床异梦的婚姻幸福得多。最好你能够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像做文案策划书一样仔细的罗列好,关于收入和支出的分配,关于人生的目的和思索,用写大学毕业论文一样严谨认真的态度,配合清晰明了的表格和数据,让他们真的感觉到不管是单身还是结婚,你都能够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好,他们放心了,也就会放弃对你的逼迫。
最怕的一种父母是认为自己的人生活的不够圆满,通过控制孩子的婚姻,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内心满足。我一个同事的母亲,和丈夫长期分居两地,对自己唯一女儿的婚姻百加干涉,女儿二十几岁的时候,强迫她一定要找所谓各种条件好的,一旦找到某个,又总是嫌弃人家这里那里不够好。我这个同事觉得母亲抚养她不易,如果让妈妈不高兴了,好像她就是不孝顺,觉得很内疚,于是走的情侣坎坷,直到三十五六岁再次找到男友时,终于鼓起勇气跟她的妈妈说,这是我的选择,你想要找的那样的人我找不到,也不想找,你不要再干涉我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该知道,我们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承担、自己负责,包括因为你的选择,造成的他人的不满。他人的人生由他人承担,他人负责,此事无关道德。
向自己重要的人说“NO”,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不能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一开始,他们会惊慌、愤怒,责骂你不孝顺,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温柔的又坚定的拒绝”和“不带有任何攻击性的坚持”。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会意识到,你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意愿不能干涉你。
二、亲戚
坦白说催婚的亲戚们,我个人认为真正关心你终身大事的人少,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多。
“哎呦,你怎么还没结婚啊,考上大学有什么用呢?你看我家小三,孩子都五岁了。”这种就是摆明了嫉妒你学历比他孩子高的亲戚。
“女孩子怎么能不结婚呢?赚的再多有什么用啊,女人还是要回归家庭,要不然到老了怎么办?你看看我,还不是都为了这个家。”这种就是摆明了自己混的不尽如人意,却要家庭背锅,最好再把别人也拉下水的亲戚。
在应对这种亲戚的催婚时,我们首先要知道他们内心的需求,很少是真正的关心,他们所说的不过是内心某种焦虑的反射。如果你能把这种焦虑找出来并且指出来,那么对方就会不攻自破。
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很诚恳地请教了一个未婚的女同学,她现在三线城市工作,是被催婚大军围攻的对象,却能如鱼得水地周旋其中,百战成钢。当说到应对催婚的亲戚的时候,她讲起去年春节她与一众亲戚打麻将,其中有个姑妈,席间一再地讲起她的终身大事。一开始她还本着宁事息人的态度做微笑不语状,但是姑妈越来越痛心疾首,于是我这朋友轻描淡写地问:“听说你家小云怀了二胎了?,她身体本来就不好,干嘛还遭这个罪啊,难道是她婆家重男轻女?万一再生个女儿,可怎么办哦。”她的姑妈就有点脸上挂不住,因为亲戚们都知道她女儿虽然嫁了个有钱人家,但是因为自己收入不高,所以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但是别人都很体贴的对这个事闭口不谈,今天却被一个晚辈点破了,于是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不讲话了。
戳别人的痛处,这听起来有点不那么道德。但是当面对这种以为单身就是你的弱点,并拿出来大说特说,通过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关心实际上是寻求自己内心的某种快感的人,戳的再狠点也无妨。
三、朋友、同事和同学
当今社会,作为年龄相仿或者是所处环境类似的人们,已经很少再过问其他人的私事了。首先大家都太忙,关心太多容易惹事上身,何必自找麻烦。其次人们都很理智的在职场或者生活中与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无论是身体距离还是心灵距离,这让我们都觉得安全和舒适。
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能关心你的单身与否之类的事情的人,我相信是出于真正的关心。我认为对待这种关心,没有理由一定要拒之门外。
我有个大学女同学,前几年离婚了,但是一直对同事和同学保持信息的封闭,别人偶尔问起她最近怎么样的时候,她就会绕过自己的婚姻状态不谈。甚至会戴着婚戒,故意给别人造成一种她仍然是已婚状态的假象。这让我们一众已经知情却又不敢说破的朋友们非常的苦恼。
因为她对自我的封闭,我们无从提供关心和帮助,包括身边有一些合适的人,也不敢介绍给她认识。不是我们多事,因为相识多年,我们都了解她是一个对传统家庭模式非常向往的人,同样我们另外一个坚持单身至今的朋友,我们就从来不会担心她,也不会给她介绍什么男朋友。
之所以在这里举一个想结束单身而不是坚持单身的例子,是因为无论是单身,还是选择结婚,都是人生的一个状态,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说哪个状态就一定是好的,哪个状态就一定是糟糕至极的。尽管这个社会目前还是给单身戴上一个非主流的帽子,好像到一定年龄不结婚就是不正常一样,但是这是不对的。不管你哪一种生活状态,你要知道你在享受它,或者是在通过度过这样一个阶段,来找到更好的自己。
李银河说:婚姻制度终将消亡。
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转型的转折点,上一辈的人,还在讲“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凑合着过吧,跟谁不是一辈子”,可是社会在变化,同性婚姻、开放式关系、多边关系已经产生。如果非婚生子能够得到法律和社会的认可,人们有更多元、更完善的方法对抗经济风险,那么届时可能选择结婚的人,才会是少数。
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只有与这些功能性的要求想脱离,婚姻才会回归到它最应该坚持的所在——为了爱情。为了满足最高程度上的亲密需求,为了感受这种人类历史上最神秘、最复杂、最无私的高阶情感。
只有这样的时代来临,婚姻才不是必选项,那么无论是选择单身、还是已经身处婚姻之中的你,现在能做的事就是保持自己内心力量的强大。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且具备能够从错误的选择中抽身而出的能力。
如果你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那么恭喜你,前面的都可以不用看,因为已经没人可以攻击到你,他人的想法、做法已经不会影响你,无论是什么状态,你都可以全然地做喜欢的自己。
(无戒训练营打卡第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