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化解心理抗拒,催化剂会鼓励自主性。它不会告诉人们要做什么,也不会完全袖手旁观,而是找到折中的办法,引导人们前行。
有四个关键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那就是:1)提供菜单;2)提问而非告诉;3)凸显差异;4)从理解开始。
鼓励自主性的第一种方法是让人们自己选择路径,也就是让人们自己选择如何到达自己所希望到达的目的地。
聪明的父母一直在用这个办法。其实告诉孩子必须得吃某种食物,通常是行不通的。如果孩子一开始不喜欢吃西兰花或鸡肉,反复劝他们吃只会增加他们的反抗。
聪明的父母不会强迫孩子,而会给他们一个选择:你想先吃西兰花还是先吃鸡肉?
给孩子提供选择,他们会感到自己掌握着控制权:爸爸妈妈没有告诉我该怎么做,是我自己在挑选我想吃的东西。
鼓励自主性的第二种方法是提问,不要告诉别人该怎么做。
提问有助于得到期待的结果。提问有几点好处。
首先,就像提供菜单一样,提问会改变听众的角色。人们不再反驳或思考自己不赞同的原因,而是忙于另外一件事——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是大多数人都乐于做的事情。
其次,提问提高了人们的参与度,这一点更为重要。人们不愿效仿他人,人们希望跟随自己内心的想法。人们认认真真地思考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反映了人们自己的想法、信念和偏好,这个答案会促使人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提问会鼓励听众得出自己的答案,让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给出的答案尽量保持一致。
除了以前两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人们自己说服自己,那就是凸显差异。
差异是指想法和行为的脱节,或是人们给他人的建议与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差异。
研究人员用过类似的方法让人们节约用水。有一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遭遇了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大学管理人员迫切希望学生们能够缩短淋浴时间以节约用水。传统的说服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还远远不够。
于是,科学家试图凸显态度与行动之间的差异。一位研究助理站在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女更衣室外面,询问要去洗澡的学生是否愿意在宣传海报上签名,以鼓励他人节约用水。海报上写着:“缩短洗澡时间。如果我能做到,你也可以!”
对于这种支持公益事业的事情,大学生们都非常乐于帮忙。
签完名后,那位研究助理问了学生们一些有关她们自己用水的小问题,例如:“打沐浴露或用洗发水时,你会关掉水龙头吗?”
随后,学生们去洗澡了。不过,她们不知道还有一位研究助理悄悄地记录了她们放水的时间(为确保学生们不会注意到有人在计时,那位研究助理假装在另一个洗澡间里洗澡,同时使用防水秒表进行计时)。
凸显学生们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大大地减少了用水量。她们的洗澡时间也缩短了25%以上。而且,在打沐浴露或用洗发水时关掉水龙头的可能性比原来提高了一倍。
由此可见,提醒人们言行要一致可以鼓励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鼓励自主性的最后一种方法时是从理解开始。不要一上来就试图说服别人,站在对方的角度,先从理解开始。
当人们感到被理解和关心时,就会产生信任。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动机。找到根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要改变别人的想法,我们必须停止说服,而是鼓励他们自己说服自己。像聪明的父母一样,我们需要提供菜单或有引导性的选择,让人们自行选择达到期望结果的路径。像纳菲兹·阿明一样,我们需要提问,不要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我们要用提问的方式鼓励人们自己得出结论,让他们看清楚要实现目标,为什么我们内心所想的实际上就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像泰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一样,我们需要凸显人们给他人的建议与人们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差异。像格雷格·韦基一样,我们需要从理解开始,通过找到问题根源来建立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