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家永远是我们温暖的港湾
有人说有妈在的地方就是家
有人说家里资源有限,没有发展的好条件
有人说为了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
2023的正月还没有过完,你是否已离开家了呢?
也许大多数人的小时候都盼望着长大,盼望着不再被爸妈唠叨,盼望着远离家;却又在学生时代的每个假期恨不得逃掉那些排在晚上的课就为了早一点到家吃爸妈的拿手菜,和爸妈偎依在一起,哪怕只是每人都抱着手机,就是静静地陪在彼此身边……
记不得是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待在爸爸妈妈身边能够给人安全感,能够缓解一个人的疲劳,抑郁和不安。
是的,说了这么多,因为我也想家了。
记得放假前,追了一部剧《平凡的世界》,虽早有耳闻,以前却没有静下心来去读这本书也没追这部剧。
它让我想起,书中所描述的那个年代不正是我的爸爸妈妈的青春和这一路的经历嘛。
记得妈妈说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原来是一片荒坡,后面人民开垦出了土地,逐渐从山沟沟里搬了出来。妈妈说我们那边当时也有一个砖厂,大舅赶着驴子去砖厂拉砖,还去钢铁厂拉铁;妈妈说姥姥可能是得了脑溢血,他们用架子车拉着姥姥去医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虽然没有亲眼看到过爸妈他们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的场景,但我感受得到他们两人那辛勤劳动的力量,印象唯一比较深的应该是当时还要交公粮,我家有拖拉机,我爸爸拉着邻居家的麦子,满满的一拖拉机去交公粮……我还记得晚上下了晚自习,我去麦场看着,爸妈他们回家吃饭,月亮特别亮,好像现在因为看惯了城市的霓虹,也再也没有感受过那种夏夜的明亮和安静了,我躺在那些用来装麦子的袋子上,身边是我妈给我买的那只山羊,我把它收拾的很干净,我记得它还偷喝了水壶里的水……我只记得这些了,我忘了我在麦场带了多久,忘了爸妈什么时候过来把剩下的活干完然后把我一起弄回家……
我挺喜欢和爸妈待在一起,听他们讲一些陈年往事,我知道那里有他们的青春,有他们的拼搏,也有无数个可以选择的路口,也许很多年后还会觉得某一个决定挺后悔的,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吧,就像《我们的日子》里说的“生活就是在不断的解决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好像总喜欢看那种年代剧,也许想看一看爸妈奋斗的年代,也许想找一找是否有自己的童年吧……
但这种剧总会让人很想家,我喜欢剧中的姥姥,我意识到我的妈妈也许几年以后除了现在奶奶这个身份,她也会有姥姥的身份,都说隔辈亲,从侄子侄女身上,肉眼可见爸妈对他们的宠爱,无论身体多劳累,但心总是快乐的,孩子总能出其不意带给爸妈欢乐和感动。
希望爸爸妈妈不要那么辛苦,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
家,永远给人温暖
爸妈,永远给人惦念
家里永远有一盏灯,想家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打开摄像头看一下,哪怕是爸妈不在家,哪怕是只想看看房顶的日出,哪怕是只想看看房角的那颗核桃树……
夜深了……想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