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弟弟接妈妈上来到我家。我遛完狗正准备上楼。弟弟一个电话,说车子马上进小区。让我赶快下来。怕迟了挨批,我只好牵着狗等他们。见到我的狗狗,弟弟批评我,让你接人,你牵着狗怎么扶妈妈?我说好扶。弟弟说他来搀扶。我无言以对。自己想表现也用不着批评我!
妈妈到得家里,坐下来。小狗对她摇尾巴,还想把前爪搭她腿上。她没让。我知道我的讲究就像妈妈,她更甚之。然后对我说,不要让它上我的床。我说怎么可能?她不知道她闺女和她一样死讲究吗?我有点不悦。一会儿看到我插在纸袋里的一只腊梅花,问我是不是腊梅?我没吱声。妈妈耳朵不好,我装呆,她以为自己没听见。我不想说的原因是妈妈又会说道我,什么腊梅花是苦花不要放在家里。就像她反复对我说,狗狗不要养时间长。养老狗不好。我乡下养了狗狗,有十来年了。我不想听她批评我,不想她说我不爱听的。我突然发现我闺女也是怕我说她,总认为我在批评她。可能我说话有时真有问题,像妈妈一样。从小我喜欢妈妈,她勤劳善良能干有爱心。说啥我都觉得好听。我努力做一个让她满意的女儿。记得我上小学或者是初一,周末我帮家里做午饭。妈妈要上班。记得我常常做煮卤干。先炸再放调味料煮。我常常会炸糊了。这个菜上桌时,我总是先把糊的夹到自己碗里。这样面对做得很好的菜,我就可以得到表扬了。还有一次。估计也是那会儿,电视上放《陈真》还是《再向虎山行》之类的电视剧,我为了到爸爸工作的单位小礼堂看电视,我做好晚饭,甚至帮妈妈打好洗澡水,那是夏天。我还是被骂了,被呵斥着喊回家。因为一条小蛇钻到木盆底下。现在想想,我爸爸在哪儿?妈妈上晚班的不满不是应该发泄到爸爸头上吗?我好像不该承担啊!还有一次,我帮妈妈洗衣服。小女孩做事纯粹是为了得表扬。我搓啊搓觉得衣领很干净了。就向爸爸邀功请赏,说,爸爸你看我把衣领洗得多干净。爸爸翻过领子:“这边脏,你洗错了。”我很羞愧。到今天还记得这件事。爸爸应该夸夸我?亲亲我?而不是指出事实真相?那时我还是个小女孩。记得一年级,妈妈带弟弟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我在上一年级,妈妈就把我丢给我旁门的奶奶—我爸的婶婶照顾。她还让我去水塘边洗过衣服。记得那时我很小,小到我两只手提着竹篮子,篮子被随地拖着。我个矮提不起还是没力气提?还要到水塘边洗。估计也洗不干净。我心里是恨这个奶奶无情的。妈妈说我从小就乖巧,妈妈帮别人做衣服,每年都要做到三十晚上。妈妈早些时候做裁缝。天冷,我用水焐子在妈妈脚上滚动,问妈妈暖和了没有。妈妈就感动得夸我懂事。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肯定,我学习很努力。成绩很好。我从来都守纪律听话。对于自己的需求不敢表达。小学时,记得我们三个小伙伴去其中一个人家,她家有冰箱。她从冰箱里拿出三个苹果来让我们挑,我很想吃那个最大的,但我挑了最小的。听妈妈说,小时候我对她说,妈妈我想生病。妈妈说为什么?我说弟弟生病有苹果吃。妈妈说不要生病了。妈妈给你吃一个苹果。记得有一年,我应该是高中毕业了吧,有一次不知是爸爸还是妈妈惹我生气了,我一口气两三天就把爸爸发的一箱苹果吃完了。后来爸爸发现了也没有说啥。我心里很得意,谁叫你们惹我生气啦?
记得妈妈后来说过我,说我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就护嘴,嘴里吃着,手里拿着,妈妈问我要了吃,我不给。是我懂事以后妈妈告诉我的,于是我又愧疚,自己怎么那么不好呢?还有妈妈年轻时想买漂亮的衣服或丝巾,她自己下不了决心去买,然后问我的意见。我说没想好就不买。往往过了很久妈妈来责怪我不懂事不体贴,不然她就买了。哎!我那时还是个孩子,该承受那么多吗?
我的父母也爱我也对我有温情。有时她们的讲究严苛伤害到了我,让我努力去做一个她们满意的女儿,以为我勤勤恳恳去做事是一定得到夸奖的。可能我也像他们一样挑剔,穷讲究。在生活中对女儿严苛了?所以女儿也总认为我在批评她。我到现在听到批评首先是狡辩否认,不能接受。好像本能地排斥。其实不然。我对待批评的反应过激了。可以接受下来,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不必当真的,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是不是不自信的表现呢?随着年岁的增长能接受外人的评判。但是面对家人的批判否定还是心里不舒服。我的家人是不能改了。我调整自己吧!但是我是在学习成长的,对待女儿的态度我要去改,让她相信妈妈相信她。也相信她的行事方式。少评价少教育多陪伴就行了。
作为自己,从小的教育是大公无私、谦让、孔融让梨……那每一个人的真正需要被压抑了,不敢自私、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委屈多了,对委屈会逆来顺受。批评接受多了,心会冷。我们不需要所谓的教育,我们需要陪伴需要支持。所以农村许多没有文化的爹妈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整天只知道乐呵,他们的孩子有时反而身心健康地长大。
古人都知道“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怎么现代人就教育大公无私为别人着想呢?这个要求对孩子来说是不是过高了?什么时候开始教育他们为别人着想?或者做好自己就是为别人着想不给社会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