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萍一简
小学校附近开始行车缓慢,校门前又聚满了家长。南来北往的人们就都知道这是快到小学生放学的时间了。也许这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吧。
孩子们一个班一个班地走出来,有直接牵上家长手的,有需要剥开一层一层地家长屏障寻着声音钻出来找到家长的,之后就是家长牵着孩子的手各上各车,各回各家了。
不说别的因素,就面对这种阵仗,低年级的孩子家长,有谁会那么心大不去接孩子呢?甚至是五六年级的家长也照接不误也就不难理解了。
“妈妈,今天我考了100分!”一个男孩从人群中钻出来,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兴奋地向着妈妈说着。
“好啊,走,妈妈带你去游乐场!今天的跆拳道课已经请好假了。”妈妈牵起孩子的手,走向路边不远的车子。
“太好了,谢谢妈妈!”孩子高兴地蹦着高走。
“妈妈,你怎么知道我今天考100分?”孩子突然疑惑地问。
“妈妈当然不知道,但是,妈妈知道你这段时间一直很努力呀!”
“那我不考100分,今天也带我去游乐场吗?”
“当然了,妈妈奖励你的,是你认真学习的态度和表现。”
心理学课上,老师在以她的孩子为例说着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比考试分数还要重要。
“我的孩子一次回家跟我说,咱班同学看我拿着80多分的卷子说回家给妈妈看,他们说,不到90分还给妈妈看,不怕你妈骂你?我的孩子说不怕,我妈妈从来不会因为我考试没考好就骂我。”
“小学的知识就那些,孩子学的不差就行呗。留些余力给孩子,才能后劲更足。对吧!”
我不禁心想,如果我们的家长都学学心理学,少些拔苗助长的帮倒忙的行为,少些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心理作怪;多考虑孩子健康的身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该会比现在要好得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