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研学第二天,我们即将探访被誉为新中国奇迹之一的林州红旗渠,感受当年那气壮山河的人工奇迹,孩子们和老师们心中都充满了期待。
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七点的叫早铃声刚过,孩子们就早早的起床,在酒店餐厅美美的吃过早餐,背上书包,统一穿着红色营服,和今天的主题特别匹配。
别看我们小,出门一条线,等电梯排成队,已然成为习惯。
带队老师认真的检查着每个孩子的水杯,为每个孩子倒满温开水,听夏天教练说,今天的行程体力上消耗稍大,一定要做好补水才行。
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远远的望见了一座红色巨型建筑,上面赫然书写着“红旗渠风景区”几个大字。下车之后,孩子们上了卫生间,做了短暂休整,排着整齐的队列行进,沿途中,很多过路人向我们投来了惊讶的目光,还有的人拉着我们吃惊的问:“小朋友,你们几岁呀?”
“在哪个学校上学呀?”
“奶奶,我七岁了!”孩子们有礼貌的回应。
“哎呀,真了不起,这么小就来红旗渠参观学习了,你们将来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带着叔叔阿姨们殷切的希望,孩子们前进的脚步更有力了。
走进景区,跟着导游来到了我们的第一个参观体验地点,景区的工作人员热情的为我们讲解每个活动的体验流程,还邀请我们的老师们现场做示范,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们卖力的演示,别看动作简单,抡大锤也是需要技巧的,不得不感叹,中国劳动人民真伟大!
接下来,要轮到我们的孩子上场了,老师们为孩子认真的带好安全帽,佩戴好垫肩,详细讲解具体的活动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开始分组体验。
体验活动结束后,我们乘坐观光车一路向山上进发,前往下一个景点 青年洞。
青年洞是整个红旗渠景区的标志性景点,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 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红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 青年洞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洞名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
很多前来参加党员培训的干部,都选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心中的那份使命和信仰。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也要把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
7班李政阳同学说:“刚上了这么多层台阶,感觉很累,可是想到当年这些工人,他们条件这么艰苦,用肩膀挑,用绳子吊在上面,我觉得我还能坚持下来!”
下山的时候,我突然看到四班 樊润泽同学主动拉起袁哲小朋友的手,他说“同学走累了,我拉着他,我还有力气!”
没想到,一年级的小朋友,居然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小朋友真的不敢小觑啊。
下午,我们来到红旗渠纪念馆,进入纪念馆中,就给人一种肃穆的氛围,讲解员给每个孩子配发了耳麦,方便孩子们更清晰的听到讲解。
孩子们听的很专注,小眼睛一刻不离的跟随着讲解员小姐姐,跟随她的讲解,孩子们了解到林州原来老百姓的生活面貌,以及在开凿红旗渠的过程中,牺牲了许许多多的工人,在修建水渠的过程中,很多人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终于克服了重重难关,用10年时间在太行山绝壁间开凿出如此庞大的工程,这里面有太多悲壮的故事,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和铭记。
晚上回到房间,孩子们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迫不及待的用文字记录下来一天的所观所想,在晚间研学分享沙龙上,孙佳一同学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造福人类。”
田优同学说:“工人叔叔真的很伟大。”
李昊泽同学说:“今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我不能忘记他们所做的一切,从今天起,我要珍惜每一滴水!”
第一次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来研学,起初内心有过焦虑,可是,经过今天一天的行程,我却发现了这些小萌娃们身上迸发着不一样的力量,全程徒步下来,孩子们你拉着我,我牵着你,不掉队,不喊累,突然发现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好样的,一年级的老师们更是好样的。
艾瑞德的孩子们很幸福,她们正在用小眼睛记录自然之美,感悟人文之美,研学旅行也让孩子从小在心底里种下了善和大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