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的一个好朋友最近联系上了,十几年没联系,声音依旧,容颜未变。
在聊到平时工作之外的时间都在干些啥时,她还是延续着十几年前的爱好,逛街购物,平时没事就在家看电视剧,对明星八卦生活趣事还是一如继往热忱。
“平时太忙了,还要管娃,也不知道其他能干些啥。”她在电话那头说着。
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做一件事,也是不容易的,如果把这事放在一个技能上,或者一个具体可落地的事情上,估计也能有一翻成就,就是打麻将估计都能成“赌神”。聊天时我还是不忘调侃她几句。
这忽然让我想起李笑来先生的⟪财富自由之路⟫文章中的人生三大坑:第一个大坑叫作“莫名其妙地凑热闹”,第二个大坑叫作“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第三个大坑叫作“为别人操碎了心”。
她中了是第二坑,而我中了是第三坑,并且我俩都在坑中快乐地享受着。
01时间都去哪儿了啊
每到春节来临就有这样的感触,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平常的时间都在上班工作吗?工作之外回到家真就陪着娃了吗?
可想想,上班也有空闲时间,早到10分钟,中午有休息时间,甚至开会也有会议等待时间,再不济还时常有些无效会议呢,当时你都在想啥呢?
下了班除了陪娃外,还有睡前几小时,周末两天呢!
我们的这些碎片时间很多用在看刷视频、看电视、打游戏还有大量的时间淘淘宝、看直播了。选择这些是因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用脑,更不烧脑,不烦心,不停地刷就可以。
把时间投资在这方面又有什么回报吗?有事没事熬着夜,天天挂着两黑眼圈,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听着主播们卖力吆喝豪爽地下单,家里挂着排排未拆标签的衣服;
这些不仅打发了时间还打发了钱包。
02如何找回我们的日常注意力?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有个小学生家长晒寒假计划,时间轴很长,14小时打底,语数外德智体美劳各科目全面开花。小学生真的需要上这么多课吗?这些计划能执行吗?效果又会怎么样呢?
有时候追求面面俱到,反倒是适得其反,全是重点就是没有找到重点。
创作⟪笑猫日记⟫的杨红樱在采访时说:“我想我最大的性格特点是:简单。生活单纯,为人单纯,单纯的人做事专注,没有杂念,容易成功。
我当教师的时候,只想当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我做到了;
当编辑的时候,因为是儿童书编辑,所以只想编出孩子们喜欢的图书,我也做到了;
现在是童书作家,如果现在的孩子长大以后,他说他小时候读过杨红樱的书,我已经很满足了。
我们日常的注意力首先不能放在无用、无价值的、永远循环不断地耍各种玩儿,更不能把所有重点都当成重点,失去了意义。
适当地给自己一个喜欢、在行或感兴趣点儿的事上,慢慢沉淀。不求一呜惊人,但求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哪天回头想想如今还能拥有选择的权利是多少幸福的事儿啊!
找到明确的目标→做计划→执行的方案→日常复盘→找到问题所在→达成→养成习惯
最重要的是把这种过程养成习惯,融入到我们的日常计划里,养成了习惯后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想放弃可能都很难受。
但是我们现在不缺乏想,也不缺乏怎么做,唯一缺少的是跨出第一步的行动。
但如果想做什么都没有,就停下来好好想想。再没有,就读书。
03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找到目标后,怎么做呢?怎么开展呢?
最近读了彭小六⟪洋葱阅读法⟫,里面就涉及到怎么去碎片化的读书学习,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以自己碎片化理解的方法去学习碎片化的内容。
作者就经常利用出差在途、早起1小时,中午午休时间、睡前时间进行学习,收集到印象笔记里,通过提炼、链接和融合进行零存整取,慢慢就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说,业余时间我们的“注意力”是我们的手中法宝,身上的羽毛,更是自有的财富。千万不能随意挥霍,你日常注意力放在哪里,哪里就有你的产出。
你放在休闲娱乐明星八卦上,犄角旮旯里的秘闻趣事你也许知道,这些能成为你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放在自我成长上,一年100本书,就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关键时候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玄机,探知到未知的风险。将会成为思想有净化、灵魂有安放之处的知识分子;
你放在其他领域的扩展上,运用已知的知识跨界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将会成为新行业的新星。
你放在体育锻炼、健身运动上,你将会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定的毅力和长年累积的A4腰和8块腹肌。
陈奕迅的那首⟪十年⟫在耳边响起“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下一个十年,你我又会怎么样呢?
2021年第3、4本书,以此为记!
每天都做不一样的自己,走进不同的人生,体会书里主人翁的所思所想,喜怒哀愁。请关注“爱读书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