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5.26日开始阅读这本书到6.17日,23天的时间,我却感受到仿佛历经了好几个月,我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受,我想大概是许多年没有如此认真地阅读;心心念念地期待后面的故事又舍不得一口气读完想慢慢思考的这么一本书;到每个地方都想带上它,又或是它记录的是一个绝美又凄美的爱情故事,长达5年的故事记录,有欢笑、悲伤、难过、喜悦、痛苦、纠结、争吵,震惊……许多情绪贯穿其中,最后又能以不是最圆满却是最美的结局结束而给与我的震撼和不断的思考吧,很多次被故事的情节感动到哭,很多次被故事带动的特别紧张,当看到他们绝美的爱情出现严重的争吵甚至打架,我被一句“给我出去,你这臭婊子”所震慑到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复杂和纠结,如此相爱也会在压力,恐惧,不理解的状态下奔溃,这是故事一半时发生的,当时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如此相爱的人也会这样,但随着故事的深入,主人公进行静修、冥想等等一系列的心灵提升,慢慢从破裂再重归于好,甚至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这一切真的太棒了,我无法使用语言记录每次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很多次触发我写一些文字的冲动,但我想了解他们更加完整的故事再去写些什么,记录这一路走来的心路流动和深层次的思考。
恩宠与宠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命和灵性的故事,关于肯.威尔伯和崔雅的爱情故事,他们在一次聚会上“一触钟情”,他们相爱,四个月后结婚,婚后第十天发现自己得了乳癌,开刀、放疗、八个月后又复发,再度开刀;六个月的化疗,头发掉光;第二年八个月后发现自己患上糖尿病,第三年的六月后癌症又复发,最后肿瘤转移到全身,大脑和肺部及其它部位,这是一本关于生和死的书籍,死亡在我看来真是个很大的话题,在此之前我不了解死亡,或者说我不敢了解或者觉得死亡一定都是不好的,如果我想象成乐观的因素来安慰自己身边亲人离去的话,大多言论会是我不孝顺,我错了等等,看了恩赐与勇气一路和崔雅同行,感受到不仅生是如此美好的事情,死亡也可以如此安静、妥善和美好,感恩阅读到了此书,让我的人生对于不太会主动关注的事件进行深入的体会,聆听,观察和感悟,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真是非常美妙的体验。
与这本书结缘事在5月份的P.E.T父母效能训练的课程上,三天的课程结束,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两本书,第一本就是这个《恩宠与勇气》,第二本是安心老师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两本书我都买来了,《恩宠与勇气》是我们定在群里两个月打卡的任务,刚开始的阅读初衷真的更多的是为了打卡,其次才是这也是一本好书呀的动力驱使,记得在5月31的朋友圈里我发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一本好书,但是太烧脑了。当时我只是更喜欢更想了解他们的爱情故事片段,关于长青哲学,灵性思考,宗教,“大我”、“小我”、“私我”等等这些我看着真的好费脑细胞,也是我不感兴趣的话题,不会主动去关注的话题,很神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没有跳过它,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看一节就可以,慢慢看慢慢体会,慢慢思考或许慢下来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呢?刚好这段时间在慢生活的状态,感谢当初的决定,这样的频率大概看了十几天,慢慢的我好像也没那么排斥那些不太明白的词汇和大精神、以及长青哲学,我好像更愿意去读一读,体会主人公当时说话的语境,场景,为什么会因为这些灵性的事物而有更多的体悟、观想、觉察和思考呢?我好像感受到自己在慢慢地打开,对生活的打开和对未知或特别的事物打开着,我把它归结为内心的洞察,我不知道是不是看了这本书带来的变化大,还是其它的事情带来的变化大,但是我能感受到这本书带给我的变化要更多,我更愿意慢下来感受,更有目标地晨跑,更愿意关注生活哪怕给自己做一顿饭,更享受红沙发上坐下来看书从开始的一个小时,到后来的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从开始的一节内容,到后来的2节3节,好像随时都可以进入到专注状态,这种感觉很特别,最神奇的地方是我每次出门都想带着它,哪怕只是看一页都会觉得很满足,端午出行的时候也带着它,还真的看了两个小时,(之前出行也带过书,真的没怎么看过),它真的很特别,带给我23天不一样的感受,特别美好。
此刻我多希望我可以把内心的感悟一一道来,可是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描绘这本书的故事,我的文字是如此的匮乏,我想通过摘录一些特别喜欢的片段来记录他们的伟大和坚强:
1、 你为什么不快乐,因为你所想和所做的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为了自己,然而那个私我却是不存在的。
2、 患病的崔雅,我觉得心中有很多的爱想分给你们每一个人。我感触到了你们所给我的爱和支持,这使我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就像我替窗台上的那一排植物浇水施肥那样,你们的爱与支持滋养着我的心灵,帮助我保有喜悦的心情与生命的活力。我觉得自己受到相当大的祝福,因为有爱我的家人,先生和朋友。
3、 纪伯伦说过:“恨就是对爱的饥渴。”
4、 肯和崔雅:当心爱的人面对恐怖的消息时,我们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尽力让他们好过一些,但那是错误的反应。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理会他们的感觉,陪在他们的身旁,不要害怕他们的恐惧、痛苦与愤怒;让一切顺其自然地浮现,不要想借着帮助对方去除那些痛苦的感觉,或以劝说的方式来消除他们的担忧。
5、 崔雅:得癌症到现在五年了,我不断地和好消息,坏消息以及不确定的未来搏斗。从中我学会随波而流,不抵抗,允许事情以原貌呈现,然后静观其变。如果我们必须撤离,就撤离。现在我只是静静地看着远方黑夜中的火焰,为那些被迫撤离的人祝福。
6、 歌德说:“所有成熟的东西都想死”。
7、 山姆:“崔雅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坚强的一位,他教会我如何生活,也教会我如何离去。”
8、 超越死亡,谈何容易?但这本书却不能不使你信服:死亡是可以超越的。在本书的尾声,当崔雅平静地离去后,肯.威尔伯的情况是这样的:“那天晚上我一直待在崔雅的房间,人睡后我做了一个梦,其实不大像是梦,更像是单纯的意象:水一滴一滴地落到海里,立即与海水融合。起初我以为这个意象显示崔雅已经解脱,她就是融人大海的小水滴。后来我才明白它更深的含义:我是水滴,而崔雅是那片大海。她谈不上什么解脱,因为她早已经解脱了。真正得救的人是我,我因服侍她而得救了。”
9、另一个印象是崔雅超人的接纳力量。关于接纳的意义,肯威尔伯曾经引用他非常推崇的拉马纳尊者话:“你们时常为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而感谢上帝,却不会为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坏事而感谢,这正是你们所犯的错误。”关于自己的接纳,崔雅说:“我愈是能够接受生命的本然,包括所有的哀伤、痛苦、磨难与悲剧,就愈是能够得到内心的安宁。”
10、人得了癌症后,整个生活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崔雅面对了疼痛、乳房切除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等严重的考验。最重要的是,这是在他们刚刚新婚一个月后发生的。正如肯.威尔伯所形容的,他们生生世世都在寻觅对方,而终于走到一起时,却马上就要面对癌症和生死的挑战。
这本书真的是值得人生每个阶段去阅读去思考的一本宝藏书籍,我想未来我会再读一遍,两遍甚至更多遍,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始,静心、专注阅读,接下来两本书籍安排上,一本《P.E.T父母效能训练》,一本《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会进行记录和分享,希望这一次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