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享写作·日更营/第1期/亚/Day2 札记
摘抄:什么是“十遍读书法”? 就是对一本经典的书籍,反复阅读,每次从人物、时代背景、价值观等不同的视角重新理解书籍,最后提炼总结成人生案例库。
感悟:看到这个十遍读书法,一下子就想到我曾经在10年中将一本小说读了五六遍,是潇湘冬儿的《11处特工皇妃》,这个书名你可能不知道,电视剧《楚乔传》就是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改的面目全非,不忍直视,就看了几分钟。
我上本科时读到了这本小说,作者的历史功底、文字驾驭、人性透视太绝了,被厚重的历史背景、深沉的人性权谋、细腻自然的感情线、理想与家国之间的取舍震撼。
这几遍是在不同阶段读的,心境、经历和认知不一样,看到的和想看到的也不一样,就像读了一本新的小说一样。
第一二遍以楚乔为中心,看的是楚乔的感情;第三遍以诸葛玥为视角,看的是诸葛玥的感情;第四五遍以萧策、燕洵为理解视角,看的是权谋和爱而不得;第六遍则是纵观每一个角色的成长和变化。如果说一开始的镜头是单独投向楚乔、燕洵、诸葛玥,后面则是像分机镜头去看其他角色的反应和思考,从单一角度抽离,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沉淀。
我最难理解的就是燕洵的感情和选择,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终于能明白一些了。
楚乔和燕洵在势弱之时是互相取暖的狼崽子,看不出分歧。
强大以后呢?他想要的是卸甲的笼中鸟,是依附于他、言听计从的后宫嫔妃菟丝花,甚至给不了一夫一妻的诺言。可楚乔是参天大树,做不了菟丝花。他以爱为名,拔了楚乔的兵权、杀光了她的朋友亲卫、以她为饵诱杀诸葛玥,他是一个报血仇、乱世铁血君主,容不了一个与他比肩、实力相当的妻子。
而楚乔一直活在自己设想的关系和理想中,她并不知道燕洵的真实面貌和想法,就算她感觉到了什么,她选择了逃避。所以二人算不得同路人,道不同总会分离。
燕洵亲手将二人的分歧用层层血骨残忍地丢在了楚乔面前,她接受不了。
我从燕洵的视角看了一遍以后,理解他了,君王之心之谋,家国之仇,远比情爱理想沉重有力。如果我是燕洵,我也会这样做选择。
从燕洵的角度,他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知道楚乔的政治理想在奴隶制度下是天方夜谭,需要时间需要契机,而不是现在。
楚乔是一个理想家,她的感情、政治和自我实现是混合不清的,还倾注在一个自己从来不了解的男人身上,这种状态本身已经注定她会不得善终、遍体鳞伤。
收获:今日把楚乔和燕洵视角的收获梳理一下。
看楚乔,提醒我:不要活得太歇斯底里、情感化,区分开事业、感情、家人、自我实现之间的复杂关系。人要在各方面平衡看待和发展,理性一些,不能顾此失彼。
不要只用感情和理想考虑、认识和选择配偶,这样很难真实了解彼此的差异、接纳度和匹配度。一旦只有感性视角,就落入滤镜陷阱,没有好结果。
看燕洵,提醒我:身负家族之兴,以事业和跨越阶层为目标的男性慎重考虑。这样的男性目标荣辱感很强,他需要的配偶是帮助他跨越阶层,以他为中心的,如果不能接受,尽快放手远离。这样的男人也没有太多精力关照妻子的发展和情绪价值,容易变成怨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