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认为每一个人在杨修面前都像一尊玻璃的雕像,有什么心事他一看便知,就连那多疑的曹操也逃不过。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操同学忍不下去了,以种种罪名kill了杨修小朋友。唉,太聪明也不行啊!
杨修,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他的爷爷是汉朝名臣杨震,爹是太尉杨彪。家里也是四世三公,人才辈出。不知过了多少代,才合成出这一极聪慧的天才。可是是后来一不小心跟错了个飞扬跋扈的主儿,几次三番解了曹操的心病。又多次以自已的先见之明助曹植度过太祖的难关。终于惹恼了曹操,以“泄露政治机密”的罪名杀死。
有一次,曹操让曹植去面试。曹植很怕,连忙问杨修:“唉,修啊,我爹叫我去面试了,我怎么办啊?”然后,那杨修谜一般地,把曹操想问曹植的事儿,一件又一件地蒙了出来,又把答案写在一条又一条的小纸条上。并让曹植背熟了,以度难关……看到如此“好朋友”一般的君臣,我不禁感动的一阵热泪洒下来呀。
不过,好景并不长,我也没流太多泪,曹操就起疑心了。他想:哎呦,平时没发现这小子那么聪明嘛,这次怎么这么快?不对吧,一定不对!有问题呀。
结果曹操打听到了这回事儿,肯定气得暴跳如雷啊!我想他会这么说杨同学:“唉,我怎么会有如此聪明的部下呢?不知他是友是敌,不行不行,他太聪明一定对我不利,如果是友的话我一定如虎添翼,但如果他是敌人,自立为王,那我的江山岂不就是要毁于一旦了吗?得想个办法作掉才安心……” 曹操想杀个人,那还不容易吗?一声令下,一个小罪名就把杨同学做作了。
那杨修也是可怜,33岁还是个单身狗呢,就死了。可怜他英年早逝,我们后人只能在脑子里想象,那杨修把曹操气的大吼大叫的场面了。
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曹操那么爱才,为什么他要杀死像杨修那样的人才呢?我认为杨修的智力完全可以和诸葛亮抗衡。为什么不让他多活几年,早灭蜀几年呢?或者说,曹操爱才,只是爱一个唱歌好听的,但从不听话的歌妓,而不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又不是和他对着干的大天才?《世说新语》虽只是民间口传,但杨修被曹操杀了,这是众所周知的。这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