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闲来无事,到红旗渠去转一趟。今天也是如此,我们要到红旗渠畔的特色村落去转一转,一个是黄华镇的庙荒村,还有一个是该镇的栗园村。
围绕红旗渠,特色建筑次第落成。观光大道依渠而建,红旗渠大道由市区向铺就,红旗旗森林公园在建之中,渠下路已然铺就,盘活了红旗渠风景区,盘活了西山的旅游资源,一个山清水秀生机勃勃的林州市西花园正在深情款款的向我们走来。
汽车走上红旗渠观光路的转盘,左转朝南而行,天空蓝蓝,阳光灼灼,曲水汤汤,西山绿波荡漾,空气股股清香,“十西峪,九水洼,西山墁边一坷垃”,虽然离城市已有十几里路,走入了浓郁丛林的山中世界,有村落俨然、鸡犬相闻,更有流水潺潺,红旗渠一路相伴、绕山而转,虽有烈日当头,却有古树参天,浓荫匝地,凉风习习,不实为一个理想的去处。
庙荒村是依山而建的一个村落,被红旗渠一分为二,路至于此,骤然宽阔,修竹冬青,相依相偎,风情小院,列于两旁。想前一段,漆黑之夜携友人曾夜游于此,竟尝农户特色坑烤之味,几个人听山风、数星星,不可多得之景致,罕见之愉悦心情,在寂静的夜色中渲染倍至。“杨树叶,哗啦啦”,在唱着它的军旅赞歌,合诵着它激亢愉悦的欢迎之曲,我们无意赏之,决定择路向下,“迟饭是好饭”,谁又说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呢?
3
长长的水泥路之下,竟有奇货居之,原来是取下路的南段,北段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曾经贸然光顾一次,不料想在半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竟然又再续前缘了。
向南行驶大约有200米,有车在路边停靠,极目向右,竟然有一大片杏园在望,采摘嬉戏之声不绝于耳。在未开凿路之际,杏园犹如山中处子,“犹抱琵琶半掩面”,“藏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居于路旁,采摘者纷至沓来,“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也是一年夏好处,麦黄杏儿甜甜时”,不觉信步入园。
园内已有采摘者优先到达,麦黄杏在绿绿的枝叶间扇动着它黄黄的身形,密匝匝布满了树身,有的已然“瓜熟蒂落”,捡在手里,黄黄的、软软的,简单的擦一下,我是农民子弟的后代,并没有那么的娇贵,两手把杏子掰开,杏核赫然在目,把一半放在口中,甜甜的、面面的,润泽通肺、沁人心脾,“桃饱杏伤人”,都说杏子吃多了会伤胃,今天不觉多吃了三五个,意犹未尽。
园子的主人给了一个采摘篮,我置身于树中,只捡又大又甜的,把一个个“奇货可居”揽入篮中,时不时的还要“揽”一个入肚中,那甜甜的、美美的甜味便在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弥散开来,竟萌生“日啖甜杏三百颗,不辞长作渠下人”之念了。
圆圆大大的杏子放在篮中,犹如揽阳光雨露入怀,那甜甜的味道就是丰收的味道,就是阳光雨露的味道,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大自然的结晶。
园子的主人是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任你摘、任你吃、任你采,没有一句责备的话语,笑容满面,顿有宾至如归之感,好感加了几分,杏子不觉多摘了几个。
4
出得杏园,驱车南行,过一大桥,有一传统村落就在路下。然芳草如茵,铺满路旁,车位画就,规规矩矩,洗手间等一律按景区水平修建,如此之地,别有洞天,实为今天之幸事。
向上张望,古老的板栗树占满山坡,浓荫蔽日,小白花漫山遍野,成一时之盛景。近处有一地标性建筑,正在建设之中,一团团,一簇簇,一朵朵,宛如,古老的板栗树与时俱进焕发新貌。低微处,“中华古板栗园”五个大字书写其上,柏树傲然,山林生辉。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那古老的板栗树下,那绿油油的草坪之上,蔽日的浓荫之中,早有人休憩戏戏多时,浓荫匝地,绿草如茵,凉风习习,不想在茫茫苍苍的太行山之中,竟然有如此休闲采摘之胜地,身临其境,不胜感慨。
沿依山小路,曲折而行,一棵棵板栗树雄姿英发,扎根于深厚的泥土,树冠向四周张扬而去,那裂开的树皮,竟和家乡的核桃树皮不差分毫,有着天然的乐观情怀,要不是树上垂着长尾巴的白色小花,还真是难分伯仲。那白色的小花,竟涨满了整个小茎,不事张扬,抱成团连成片,那么的充满力量,排山倒海一般,让人不由得不为之惊叹。
这里的栗园,古木参天,树冠呈三五人合抱之势,是为古木古园,村里高寿的老人,打童年的时候起,记得古树即是如此,春去秋来春华秋实,古云古树有伴随他们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时光,竟然又焕发了勃勃生机,我在小径上穿来走去,从标牌上,有感于有的古树近活过了790年的光阴,应该是南宋时候的先人九谪居于此,不觉吟出了“古人不见今时树,今树曾被古人栽”的诗句了!
一个个磨盘,作为乡村的元素,点缀装饰材料历史的舞台上,一单元一单元的台景还在修建当中,推车的林州人,正如歌中所唱:后边的就往前边放!哪种字体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再一次在山林中大放异彩。
一个个铜像“推车人”“喝胡辣汤了”“找爸爸去”“平衡木者”,充满童真志趣,代表着林州元素,有古趣,更有现代气息。
我去过水乡响堂水镇,我也到过水镇桑园小镇,流水潺潺,柔情妩媚,一派江北的江南水镇风情;第一次来到岁月世外桃源“栗园小镇”,山不再高,有仙则名,水不再深,有龙则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居之,智仁乐至。
想来在秋天到来之际,慕名而来的采摘人一定会满山遍野,不觉又吟出了“待到太行板栗香,出门俱是采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