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你一开始尝试新鲜事物,也许不可避免地会感到紧张一一“万一失误了怎么办?”这时要学会放松心情。你第一次尝试新技能,可能效果不大理想,比如你不习惯在演讲时环顾全场,第一次尝试的时侯会是什么感觉?可能有些志忑,有些不习惯,而你不自然的表现也会通过镜像神经元传递给观众紧张尷尬的情绪。那么,观众自然不能平静、自然地欣赏你的演讲。
(想做流利的演讲,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摆脱紧张尴尬的状态。不要退缩,勇敢地前进。坚持锻炼,度过一段短暂的不适期,你会很快开始感觉更加舒服、自然。我们的大脑具有惊人的适应性,就像学习开车一样,这个过程相当不容易,非常辛苦,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多次的训练,当加速、减速、制动、熄火这些步骤牢牢地印在你的脑中,开车这个行为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I】
why:大家有没有学开车的经历?好不容易拿上驾照,我们终于勇敢的独自开车上路了,第一次左拐,我们心里有点紧张,想着学习的步骤,对,先打左拐灯,然后要看后视镜,然后慢慢的左拐弯,心里忐忑不安的这看看那看看,右脚随时踩在刹车的位置,以备不时之需,可开了一段时间后,好像我们根本已经忘了拐弯的步骤,但它已经深入脑海形成下意识,拐个弯轻而易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如果我们不选择勇敢的第1次独自开车上路,那么永远都不会有后面的轻而易举。就像我们学习演讲,如果我们不勇敢的克服紧张开口去讲,那么演讲只能永远是梦想。
what:所以想要真正学会演讲,必须要排除“万一失误怎么办的”的意念,勇敢的克服尴尬和紧张。不要小看我们大脑的适应性,它会很快适应、接受。
how:
第一步:勇敢开口。想要克服紧张,你如果不开口,那一切都免谈。所以在任何公共场合,去主动锻炼我们开口讲话的能力。
第二步:刻意练习。在大脑出现抗拒的时候,继续可以练习,给自己信念,大脑很快就会适应。练得越多,适应的就越快。
第三步:形成习惯。当练习的量足够大,时间足够久的时候,便引起质变,这时就形成了习惯。一旦习惯形成,我们就不用再去大量的刻意练习,而是享受形成习惯以后带来的感受。
where:这样的克服紧张的方法不适用于病理性的紧张和恐惧,这样的恐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练习,以防适得其反。
【A1】
经历:自己在一开始学演讲的时候,去年七月份在天使班的比赛中,经过一番心里纠结去报了名。虽然没有视频,只是yy语音直播,自己的心里都非常的忐忑,结结巴巴的把自己稿子念出来了,当然那次的排名惨不忍睹。之后,我便开始大量的练习,通过小程序,通过每一次的比赛,通过线下每一次的说话聊天都有意识的让自己变得不紧张,更自如自信,后来再有yy语音的比赛,甚至视频比赛,我还会勇敢的报名,但后来由于任务太重已经很久没有练习了。前几天的即兴比赛,又是非常的紧张。
反思:前两步我做到了,但是第二步没有坚持刻意练习,所以没有走到第三步形成习惯的时候就减少了练习,使得自己退步。现在面对比赛依然会非常紧张。
【A2】
目标:两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形成习惯,演讲不再紧张。
行动:
第一步:在各个场合勇敢的开口。不顾及教练、点评团团长和所谓一些冠军的头衔,勇敢的再去霸占尽可能多的线上线下舞台。
第二步:两个月刻意练习。视频30次,分享语音10次,点评作业30次,线下8次。制定清单。
第三步: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不急于一时,期待按量完成刻意练习后的效果。
奖惩:60天78次作业,一个月39次,第一个月少一个,第二个月跑步一公里;第二个月总数少几个,第三个月跑多少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