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今天的案例:
XX:对小孩比较宽容,不算溺爱。但是有时候她有小脾气我不知道该怎么把握度,想她发泄出来就好了,但是经常生气。我想也许是这个年龄阶段正常表现。
XX:就是不喜欢问她为什么不高兴,问她她就继续气嘟嘟,不说话.
J:当她在情绪里,你陪着她,或者抱抱她就好,什么也不用说。
XX:我就不知道她为什么不说出来了。我说你不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是这种生气状态。
J:她不是不想说,但在那个状态情绪里,她说不出来 。但肯定不希望你因为她这样子就不理她,你要让她要感受到你对她的爱和接纳。你是爱她的。等到情绪过后,再谈事,再问为什么,她自然会愿意谈。
XX:鼓励她发泄情绪。哭也没事。但是别一直哭啊。
XX:希望她能自己学着处理一下自己的情绪,可能对她要求太高了.
XX:我有自责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陪她。她经常会觉得无聊,玩具很多的。还是希望有人陪她玩吧。我也希望她能自己学会打发时间,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被其他人的行为控制了。
XX:有时候,我抱她,她会说走开,我不要妈妈.
J:她嘴上这样说,或者用手想要把你推开.
XX:对,抱她也会推开,然后还跑走。
J:但你别真的走开就行,她对你的这种态度很矛盾的。需要你,又要假装把你推开。
XX:有时候对我动手,我就会打回去
J:她对你动手,你是不是会觉得,我都这样了,你还动手,别得寸进尺。
XX:发脾气就算了,还动手,我希望她以后不要这样发泄情绪,动手不能解决问题。
J:陪伴她引导她,你希望她不要通过动手打人来解决问题,但你自己不也以这样的方式在回应她吗?孩子不看妈妈怎么说,她看你怎么做的。
XX:平时老人带。会说什么你再这样就打你.不吃饭也放个苍蝇拍在旁边吓唬
J:你女儿的行为更像矛盾依恋类型.
XX:太矛盾了,像我妈。是啊。想要就要啊。她这样太纠结了。
XX:所有苦难,由我终止吧。不要再传承下去了.谢谢没有放弃我.
J:所以我们要通过 学习来改变这些,不要让现在这些模式复制传递下去。
一开始觉得这个妈妈在说的自己的孩子问题,代入感太强了,就像看到了自己。当时聊得还挺有共鸣的,家长也连连点头,还说醍醐灌顶的感觉。但现在来看,没有提问引导她真正思考,只是要告诉她一个孩子的反应和需求。她也看她自己需要学习,需要改变。如果重新交流一次,我会如何回应呢?
当孩子生气发脾气时,你有什么感受,你心情怎么样?
当你想要问她怎么了,她气嘟嘟不说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
你说她可以哭,但是一直哭的时候呢?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情绪。
你为什么希望一个6.7岁的孩子可以自己打发时间,可以自己处理情绪?这背后是什么?
你父母曾经陪伴你多吗?
你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被他人的行为控制吗?
你是不是不喜欢失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