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不觉间又是一个教师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为自己的节日高兴。然而,从教二十多年来,所过的每个教师节,都令我感受不同,心情不一样。
1998年9月10日,是我过的第一个教师节,此后直到2008年,我都是在农村学校过的教师节。那时节,我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每当教师节来临,都很为“教师节”这三个字激奋不已,感觉到国家对教师的无比重视。那时候学校条件总体是艰苦的,我经历了农村学校的历史变迁,校舍由大瓦房变为平楼再到后来的大楼房,操场由土面变为砖面再到水泥面,教师由民办代理更替为清一色的师范生……总之,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广大农村快速发展,一切都令人欣喜。记忆最为深刻的情节,就是过教师节那天,村干部、或者镇领导会来到学校慰问教师。他们代表政府来祝贺教师节,他们一般不会空着手。我们学校的七八名教师,都会盯着领导秘书手里的塑料袋子,那里面是送给我们的礼物;送给老师的礼物每年都不一样:有一年是一把手电筒,有一年是床单被套,有一年是雨伞,记得还有水杯。那时物质匮乏,教师能得到一个礼物,尤其是一件新被单,心里都很高兴和满足。其中我就是那个乐于满足的人,在领导祝贺我们节日的那一刻,我往往头晕乎乎的,感觉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自豪,心里更加坚定了为人师的信念。那时候,我无论站在大瓦房里的土讲台上,还是后来站上光溜溜的水泥讲台上,我始终兢兢业业的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以尽教师之职责,或者说对得起学生、家长及社会民众的称呼——人民教师。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教师节”这三个字,我对它越来越没有了亲切的感觉了。认真回味起来,大概是七八年之前吧,就是我从教二十年后,我对教师节不再期盼,不再渴望能为心灵带来什么幸福的滋养了。我还真找不准自己不亲近教师节的原因,但我还是试着找寻一下,权当是自我疗伤,别无他意。第一,物质的富足,让教师不再对物质渴念,就是说“一把雨伞”式的礼物,教师们已经不稀罕了。第二,物欲横流的社会助长了教师的浮躁气,一部分教师远离了初心,自古清贫的从教之道,让他们走的心累,他们已经感觉不到国家的关怀和人民敬佩。第三,为人师者的精神食粮贫乏,使得一部分教师精神空虚,“为人师表”的信念没有了精神支柱,便会逐渐坍塌,许多教师的信念已经在动摇,我没有危言耸听;否则,党和国家为什么不断地出台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各类文件和法规?近几年,屡屡发生的师德失范案例,不正好揭示了某些教师的师魂丢失了、或者被毒害了吗?第四,尊师重教的虚化、口号化,是引起部分教师心病的因子,他们已经看清了这种被捧得高高的,而却得不到真的尊重的病态。
近年来,某些地方上,每逢教师节来临,政府部门就安排为教师亮灯,沿街的电子屏上闪烁着“老师,您辛苦了!”的标语。今年的教师节仍然是如此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想问一问:我们教师内心的渴求是什么,心里的脆弱谁来关怀,又有谁懂得一名为人师者的苦楚;当我们受伤的时候,或者摔倒的时候,谁来抚慰为人师的心灵……这一切心里的问题,看似无法解决,看似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无理诉求。其实不然,我们的心理需求很简单,就是渴望从心里被别人尊重、理解、鼓励;我们不计较领导的慰问金,我们在乎的是多些社会人士、多些领导关怀我们的疾苦,并真心的帮助我们解除疾苦、渡过难关;尤其是我们教师的学习压力、工作压力,还有与家庭的冲突、与同事的冲突……这所有的一切叠加在一起,就像一根压倒骆驼的稻草,足以压垮一名教师,尤其对心理患病的为人师者,更像藏在他心里的刀,随时会要了他的命。今年的教师节,我该说什么,我思考了好久,脑子很乱,词句混乱,忐忑的敲下的句子,已是词不达意了。我只是心情郁闷,想对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呐喊,但我发现自己的声音太微弱。
二十多载的岁月,悄悄的给我的脸上刻上了“教师”二字,因为我乘坐公交车、或者与陌生人交往时,他们都能看着我的脸,猜对我是做教师的。所以,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敢忘记自己的身份——教师,这已经成了我思想枷锁。我有时在想,这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呢?在公交车上,我得给老人让座,因为我是人民教师;在公众场合,我得合乎规范的说话,因为我是人民教师;家校共育中,我得忍受家长的无理取闹、无理要求,因为我是人民教师;在教育学生中,我得小心翼翼、和颜悦色,即使学生骂我,我也不能打骂,因为我是为人师者……记得谁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简直是站着说话腰不疼,说这话的人一定不是教育家,他充其量是江湖小骗子。教育不是万能的,那么从事教育的教师就不是万能的;况且,教育发展到今日,教师的教鞭被无原则的夺下,教师已经不敢拿着教鞭传道受业解惑了;今天,许多教师没有了师道尊严,他们能否教育出有尊严的学生,这是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今天,有责任心的教师正在减少,不是他们想这样做,是舆论、体制、规矩把他们吓着了,这能全怪教师吗?
今天是教师节,教师的娘家人——学校工会给教师每人献上了一束鲜花。这花很香、很艳,然而教师们的脸上的笑容却不可爱,因为他们很早已经不快乐了。他们像极这一束花,要不了几天就枯萎了,就又回到漫长的、枯燥的、熬心的日常教育工作中,“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们的结局——凄凉的、悲情的,所以,教师节来了,我的心里却没有几份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