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天开课第一天。因为是在融合班(就是康复机构和幼儿园过度的班),所以儿子的同学比较复杂。不像以前的班级那样上课统一,大家都是全天来上课的。
儿子班里有三类学生,第一类属于全天的,第二类属于半天机构半天幼儿园的,第三类属于只上一对一的个训课的。
所以就会出现有的孩子上午来机构上课,下午就在机构找不到了,因为他去幼儿园上课去了。还有的孩子只在个训时间出现,别的时间就不会碰到。他们基本上几乎不进教室了。来了个训,训完走人!因此明天开家长会,个训家长不必参加。他们几乎快脱离机构了。好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来。祝贺他们进入新的领域接受生活里新的的挑战!
儿子语言表达差,所以目前他的状态在班上属于继续加油的!还是大人和他互动少,引导少,加上我平时很少给他锻炼自己自理自主的机会,大包大揽。今天第一天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溺爱他等于害了他。严厉的背后是慈爱。狠心狠心,必须下得了狠心才能助他更好的成长。
上课期间我们家长们在教室外面候着。大家会在教室外过道的长椅上交流育儿心得体会。取长补短。只有交流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是深有体会,家长们在一起都是那么无私真诚的交流,尽管原先不熟悉,如今一个班了,也算是患难之交,同是天涯沦落人吧。
相似的遭遇,类似的处境,导致我们家长之间的关系很纯粹,干净。没有世俗的那些成分,身份,地位,城乡差别,权势,什么市井味,什么市侩气,什么拍须遛马统统没市场了,都统统不见了踪影。
由于孩子的特殊情况大家聚在一起,只要对孩子有帮助,就多取经,多学习,一个个那么友善的面孔,真挚的言语,大家真的是相扶相持,抱团取暖。共同努力,一起进步呢。在这里看不到唉声叹气,看不到埋怨,看不到沮丧的脸。背后呢?呵呵。天知道!
身旁有个奶奶带孙子康复,一直就是她带着,儿子儿媳妇都在上班,她属于精力比较充沛,比较年轻的奶奶。和我谈起她带孙子去海南康复的日子,全国五个省,每个省有五个指标,她孙子就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
她对我说,表面上大家阳光灿烂,私下里,谈起孩子的问题,一个个难过得揪心,痛苦的难以自抑。她说她年龄大了,能承受得住。那些年轻的家长们,脆弱的心灵一旦触碰引爆了,平时再掩饰硬撑,如果有个机会可以放肆流泪,真的是一个个哭的止不住!她对我说我几乎都能感受到当时现场的气氛。
还谈起刚刚离开机构去上幼儿园的我们两家孩子的一同学。心脏发育严重不足,缺的太多太多。孩子父亲在孩子爷爷奶奶的挑拨离间下,和孩子母亲离婚了。孩子母亲带。当时孩子才二岁多!本来小两口没什么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感情还好,可是经受不住孩子问题的考验,经受不住外界父母的执意挑拨。最终分道扬镳!
这就是人性的阴暗面。遇到难题,遇到疾病,遇到意外时,最能测出人心!不遇事,相安无事;出事了,人性的自私,趋利避害,人性的残仁,冷酷,暴露无遗!和那群冷血在一起生活有啥意思,分开也好!
记得有个武汉的妈妈,也是有个唐氏综合征儿子,后来孩子白血病住院,重症监护,最后还是没能留住,二岁多点就走了。孩子生病住院,为了孩子忙的身心疲惫,心力交瘁!也就是在孩子检查出有问题,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不愉快!最后孩子也走了,这个家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最后冷静和平客气分手!没什么好说的,各走各的路。不是一家人。路到尽头,该变道了!
再后来听说这位妈妈找了一个韩国男友,二人的合影,她看起来笑的甜蜜幸福,我在想她也算是苦尽甘来,愿她嫁给了幸福!
特别佩服那些将近六十岁,六十多岁的陪伴孙子们康复的奶奶们。心中有大爱,用一己之力减轻儿子儿媳妇的苦恼,分担他们的忧愁,让他们安心工作挣钱,自己全天候陪孩子。有耐心地无数的教,陪跳,陪跑,陪做手工,他们满怀着对孙子们的爱,毫无嫌弃的言辞和神色,无限耐心的教啊教。
我有时累了,懒得爬楼梯,想偷懒,就带儿子乘电梯去了。孩子换成他爸带时,他立刻就觉察到儿子一定是乘坐过电梯了。因为孩子会坚持坐电梯不走楼梯。孩子他爸就开始数落我,你看看某某奶奶,六十多岁了,从没见过她坐电梯,永远牵着某某的手走楼梯,或者让某某自己走,她旁边跟着。难道她比你还年轻了?
说实话,我承认孩子他爸说的对,他是真的做到了,孩子他带时,压根就不去电梯那里,死心塌地爬楼梯,孩子怕他。一旦我带上,脱缰野马了,趁我不注意,径直就是一溜烟地往电梯那个方向跑。换成他带孩子时,还得硬性强逼几天才能转换过来。儿子体能差,气息弱,需要多运动!爬楼梯至少目前是每日必须的功课!
记得杨绛写过一本书《我们仨》,记录的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故事!我在想我也能写个同题材的。我们家,儿子他爸,儿子,我,今生也是我们仨,因为姐姐们迟早会出嫁有她们自己的家庭,我们三人今生难分开了,让我们陪伴着一起走这长长的人生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