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华兰
钟杰老师这本书是我看的第一本班主任
工作书籍。虽是就读小学教育专业,但我一直
对教育岗位现状的细节描写的书籍不怎么关
注。这次在老师的推荐下认真品读了此书,加
之最近的课外辅导实践,颇有感触,特作分享。
首先书籍的题目挺吸引人的。我想,一大
群小时候在电视机前热捧《西游记》的同学,即
使对教育不怎么感冒也能对这本书涌起一丝
兴趣吧。全书分为 81 回合,将学生比作不谙世
事、亟待磨练教育的唐僧,自比为护送唐僧、一
路斩妖除魔的孙悟空。而不诚实、任性、骄傲自
满等不良品质则是各路妖魔。不得不说甚为贴
切。
钟杰老师是个颇具智慧的老师。在书中,
她多次用到冷处理法、激将法和离间计应对学
生的各种突发情况。记忆犹新的是第三回“醉
酒郎携女同归,冷猴王佯装不睬”。这一回大致
是有个走读男生带着寄宿的两个女生到家里
喝得酩酊大醉的事情。钟杰老师把女生带回学
校后什么话也没对她们说,隔天也没有找男生
做“思想工作”。我想,一般教师遇到这种情况
都会直接将学生带到办公室问话吧。而钟杰老
师却能淡定的装作不知道,坐等他们自己到办
公室“负荆请罪”。没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估
计很难采取这种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也有一定
局限性——对自觉性较强,渴望老师关注的学
生还好,若是“顽固派”“一根筋”就难说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艰难。这是读完全书
最大的感触。今年开学初,我曾在一个教育机
构做校外辅导。每天放学后辅导一年级小朋友
写两小时作业。最初的想法是一年级小朋友有
什么难带的啊,作业简单到不行,也只是两个小
时,定是很轻松的。然而实践总是比理论认识更
富挑战性和艰难性。一天的辅导下来,我就感觉
有点体力透支:课外辅导老师毕竟和学校老师
不同,孩子不做作业既不能惩罚也不能放任不
管,家长将小孩放在这里就是希望提高孩子学
习成绩和改正不良习惯的。于是对部分孩子就
得使用软磨硬泡的方法叫其完成作业。小孩写
作业往往比较随意和粗心,所以第一次完成后
得进行检查并不断让他们查书纠正。偶尔的某
个小孩突然闹情绪一天都不愿写作业或硬是怎
么都不会写的情况也是有的,便不仅需要思索
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也要思考怎样帮助
个别孩子稳定情绪和提高学习进度的问题。这
样下来每次回到寝室后便疲
得连话也不愿说了。由此一来
深深感受到了教师行业的艰
难,尤其是做一个优秀教师的
艰难。行业里“状元们”的光鲜
亮丽大家都能看到,可是又有
多多少人能看到他们背后或
是坎坷或是心酸的故事呢?以
前的我虽然没小瞧教师这个
岗位,但内心的崇敬和向往之
情却也没多少。当我看到钟杰
老师笔下如涓涓流水般对班
级事务细致的描写和记叙,她
对各种学生事件处理的前因后果和方法选择
时,心里涌起一阵阵赞叹、佩服和感动。突然想
起自己的中学生活,想起那位格外怜爱我的班
主任。他又何尝不是为了我们班呕心沥血啊,尽
管在具体方法运用上缺乏钟杰老师的艺术性和
智慧性,但却处处尽他所能和我们的父母为我
们创造着良好的学习环境。至此,不得不对那些
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孙悟空”们道声:“可怜天下
班主任心!”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 00 后、甚至 10 后孩子
的出生,学生越来越有个性,恐怕更多教育新情
景是钟杰老师的《教育西游记》所解释不了的。
“做好小学教师,胜任多种岗位。”似乎也渐渐成
为就业真理。平凡岗位彰显出智慧之光,随着小
学教育迎来新形势和强格局,社会对未来小学
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将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