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总结了记笔记的思路、顺序和习惯或注意点。首先是思路,在记录笔记的时候根据目标和需要不同,笔记的形式是不同的。同时,在记录之前,形成笔记的大致框架。(即想要的样子)其次是记笔记的顺序,从笔记的形成、知识的吸收以及最终的输出,笔记的流程也是不一样的。最后就是记录笔记的一些注意点以及一些良好记笔记习惯。
一 思路
思路,在于形成整个系统框架,顺序逻辑,和理解贯通。尤其是在上课或进行某一项学习之前对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今天学的内容大概是什么,知道大纲流程,方便在课程进行时不陷入某一个知识点漩涡。如果不知道大纲的话,就需要像康奈尔笔记法那样给旁边留一段让自己梳理大纲的空白。同时,根据自己的目的,确定该笔记是要用涂鸦的方式、思维导图方式还是严谨的文字方式。涂鸦和导图多是给自己看的,而严谨的目的就不同。是为了方便未来查阅的话,那么逻辑框架清晰点就很重要。为了能扫描入电脑,则需考虑时用电脑直接录入,还是在笔记记完后整理成电子档更能接近自己的目。如果是纯粹为了给自己梳理知识点,那么笔记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就要比纸面干净度重要的多。等等等等。
二 顺序
第二步要通过纸质笔记记录全面流程,电子整理捋顺逻辑和整个框架,输出为理解,应用和融会贯通。
笔记建议先用纸质手写笔记,然后,再根据需要输出为不同类型的电子笔记。建议手写是因为在记笔记的时候能更快速、更全面、以及用自己最喜欢最适宜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点,而电脑或手机等电子产品在该方面尚有欠缺。即便是用电子笔,电子本,也会失去那种整体的实质感。在记录完后,实际上已经是能得到整个课堂或者经历的全部信息点和逻辑框架。也就是说,那个时期所有你已经得到的信息已经“储存”在了那些纸上。
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的目的进行输出和整理。如果是为了获得对该方面领域整体性的理解,可以用excel表格进行梳理。毕竟,书籍也好,视频也罢,还是听课内容,都可以梳理为一个个的信息点,填入各个单元格中,就会对该知识的整体框架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如果是为了强化自己的理解,最适宜的方法便是将其写成文字,尤其是长文,最好能达到2000左右,更多更好。在形成长文的过程中,脑袋的思维能力会得到强大的提高,对该方面的理解也会大大加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整理者不仅必须脑海中有整体的框架,还要在该框架之上,用自己的话,用自己的理解输出出来。当然,如果是进行演讲,各类演示类软件都可以辅助进行。最后能够跟身边的不同类型的试讲一遍,效果会更好。
三 注意点
与其说记笔记是在记录别人说过的话,或者自己听到的信息点,不如说是在记录自己的“心声”,把自己听到的东西以文字+图片的形式重述了出来。而事实情况是,只有该种情形才是真正在记笔记。其他像把原话原模原样的写下来,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同时,这决定了记笔记实际上是一种思维习惯。一旦这种习惯养成,其实不论是听课也好,还是写总结也罢, 都会对整个思路、逻辑更加的清晰。
因此,笔者在这里总结了一些当下最新的关于在平时学习工作过程中记笔记的注意点:
- 多想想你的目标在哪how you want to take notes:笔记用来干嘛的?考试?分享?总结?用纸笔?还是用电脑?
- 在上课或学习前形成整个要学习的大纲,没有的话,记得留白。对于老师来说,是否在课前发给学生课程摘要,以及课堂上适合用什么笔记方法,是值得深思的。对于学生也一样,在上课之前,向老师问清楚,课堂笔记何种笔记最能达到课堂目标?最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
- 在听课的过程中,趁休息的时候要稍微梳理总结一下刚刚学过的东西,也许只用几秒钟,但是,效果却会相当不一样。对于老师来说,则是在教课的时候,每20分让学生总结一下重点,然后小组内讨论一下。
- 小心:很容易理解 不等于 很容易记忆,因此,该记就要好好记下来。
- 复写。用自己的话进行重述,而不是标记。(如果是考试用,纯文本也许好点,因为考试复习的时候细节越全越好。而自己理解的时候,则是进行总结,因为,只有自己能给别人讲懂了,才是真正会了。)
- 康奈尔笔记法,不多说。
- 定期回顾自己的笔记,越早越经常越好。尝试用交互性测试的方法回顾。如flashcard、利用康奈尔笔记法左侧栏进行提示,回想右侧内容。
良好的笔记习惯:
- 多多手写。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不能脱离手写直接进入键盘。
- 多去总结,而不是抄写。
- 要把自己练习到自动化之上的地步。能用自己的逻辑框架融合所记录的信息。
- 看书、听课、读书、经历后,立即写下一个30s的总结。
- 每段尝试用3段话总结。抽出最重要的3个知识点。
- 听的时候用纸和笔。整理的时候用电脑。
总结
记笔记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思维。笔者见过的比较优秀的人,大多习惯使用纸质笔记,不只是因为纸质笔记更有感觉,其能任记录者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自己自己理解的信息。同时,也更容易会接触到和翻阅到,正如在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只会得到某个信息点,而在图书馆翻阅的过程中,其实你需要接触到很多当时不相关、但未来却会很有用的东西。
祝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