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村,四面环山,虽然名叫周家村,但是里面的人都不姓周,只有李姓和曹姓。因为这个地方四面环山,雨水也不是很足,土地不富饶,所以这个村的人大多都很贫穷,所谓穷山出刁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村子里每家每户之间都有吵过架,要么是直接拒绝往来,要么就是人前恭维人后贬低, 李愧一家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
话说这李愧一家,五口人,李愧之母,老李氏,育有两儿四女,李愧排行第四。李愧之父,在其九岁之时过世,留下孤儿寡母艰苦度日,可想之艰辛。待李愧成家后,老李氏大儿因为过失杀人入了大牢,从此养家糊口之劳压在了他一人身上。
李愧娶妻姚氏之女,也就是小李氏,育有一儿一女,大儿李兰,小女李梅,相差一岁。据小李氏说,从小两人就不和,女儿怨恨父母偏心,儿子怨恨妹妹不懂事,老是找他挑衅。还有这李愧,脾气暴躁,与那真李逵没差,而且爱酗酒,酒品不好,每每喝醉都要闹的家宅不宁,狗嫌人怨,妻儿哭泣。但是又不能就此判定此人一无是处,李愧这人其实挺机灵,爱捣鼓木头,别说还真捣鼓出了一手木匠手艺,养家没问题,还能供大儿念书识字。可是怪就怪在李愧脾气太差,酒品太坏,还爱打骂小李氏。
大儿李兰恨父亲丢脸,辱骂母亲,可是一边又想着父亲养家糊口之苦,总之是百般纠结和无奈,告知父亲,父亲不懂,只觉得生养之恩大于天。李兰心里那是苦啊,苦的像黄连一样,但是说不出来,父亲也不懂,可是怎么办呢,又不能让父母和离,又不想看着母亲受苦,李兰只有选择懦弱的躲避,出去游学。
可是李梅就惨了,经常面对父亲的闹事,她只有无力的陪着母亲哭,心里怨恨父亲母亲,渐渐的心里扭曲了起来,甚至对父母任意责骂。小李氏也很苦,她辛辛苦苦生养儿女,奉养婆婆老李氏百年,可是一辈子都在丈夫辱骂殴打或者担惊受怕中,但是怎么办呢,她说这是她的命,她只有哭,向子女哭诉,可是子女也听够了,听烦了,也会对着她吼,小李氏心里那是刀割般疼,可是她一个大字不识的村中妇女怎么办呢,只能依靠丈夫和儿子,她心里苦只能咽下去。
李兰,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了一个书呆子。读了这些年,功名没有考取不说,倒是学了一副读书人的酸气。那是真正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满口的之乎者也。性格懦弱无能,又好面子,成天的也是窝里横,出去就是软蛋一个,已经二十好几,仍然是独身一人。也不是为他提过亲,可是要么是人家看不上他,要么就是自己眼光高,瞧不起人家,所以至今为止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为了不让村里人笑话,就拿着家里银两,去镇上租了房子继续读书,也不去找活干,每每靠着家里过活。
至于李梅,不说也罢,总之也是大姑娘,无人求娶,整日在家哭丧骂槐。
这可真是幸福的一家!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