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课上积极性不高,表达上也非常零散、拖沓、不准确。
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孩子们在课堂上对该课的思考非常即兴,没有经过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思考,非常依赖教师所补充的资料,也往往局限在所给的信息里,泛泛而谈。
这自然让“当今环境问题的复杂多元、亟待解决;人类采取的多种解决方案及效果”的渗透效果大打折扣,也让学生对本课主题没有系统化的框架,更难谈学生对主题的认同和思考了。
因此,在本课教学将要结束时,我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以“环境与我们”为主题,绘制科学小报或者思维导图。
任务发布文案
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孩子们和家长朋友们一起在网上查阅资料,进行思维导图或者科学小报的制作。学生的思考逐渐显现出来,形成风格各异、属于自己的主题思考。现将部分作品分享如下:
学生作品1
学生作品2
学生作品3
学生作品4
学生作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