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答问》(1)
原创作者:李本聪
我出去培训教师,末了有个互动,请老师来提出问题。既可以提教学方面的,也可以提教育方面的,还可以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然后我来作答。收集研究,发现这些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普遍性,反映了行业特征,多是共性的东西。把他们所问整理写下来,也就成了一个教研成果。
从哲学的角度讲,矛盾是人类生活的普遍形式。教师的工作每天处在矛盾中,所谓顺水和顺风,不过是新年祈愿的话语,哪里做得到。反倒是矛盾的表现——问题,却时时涌来,弄得你憔悴不堪,焦头烂额。可我们的职业,教书育人,决定了我们不能回避矛盾,只能是在矛盾中学会游泳,在解决矛盾中发展自己,成长专业,享受教育教学带来的快乐。我历来认为,一线教师做教研,是问题研究,并且是很具体的问题研究。问题解决了,吹糠见米,拿来即用,首先是为自己,其次才可能为别人。既然这样,写在下面的思想,就应该二者兼而有之了。
开学第一课怎么上
问:李老师,我是特岗教师,就要走上工作岗位。有老师说,要上好开学第一课,在第一课上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以后才好管理学生,请问是这样的吗?
答:这实在是个误解。一个才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希望用一堂课的时间就把自己的威信树立起来,让学生服从你,乖乖的给你管理,哪里可能的事情。教师威信的建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学生对你的观察,不可能一天内完成;你对学生的认识,也不可能一天内完成。上了许多的课,做了许多的学生思想工作,带领学生开展了许多活动,逐渐逐渐,学生对你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你对班上学生,从面到点,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还不能就固定下来,还在继续完善中。循环之循环,反复之反复,甚至是摩擦之摩擦,老师才说得上了解学生,学生也才说得上了解老师,你的威信才有了。但是高是低,靠的是自己的工作实力,人格魅力,以及知识学问。
教师威信的建立,不要指望毕其功于一役,那是做不到的。教育是改造人心,而人的天性不希望被改造,那就注定了其中的艰难性,它是一个慢的活儿。慢的活儿就要按照慢的规律去做,不要急功近利,一播种就希望收获,我说了,学生你们怎么还不改正!没有收获就感到失望,就心灰意冷,就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这个职业。想一劳永逸的人,还是不要踏进教师这道门的好。别人看见你的,只是光鲜的一面,收入还可以,假期还长。其实你跟学生在一起经历的的酸甜苦辣,永远只有你自己知道。当你的教龄过了二十年,回味其中,你会觉得“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天凉好个秋。”
第一堂课上,你请学生做好准备,把他们自己介绍给你。介绍什么,一定要交代得清清楚楚,一点不能模糊。你叫什么名字、家庭成员有哪些、兴趣爱好是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读过哪些书、爸妈的工作和学历……听前两个问题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情况;中两个问题,能使你明白,以后和他/她交流要使用那些话题;后两个问题会让你明白学生的智力背景,父母的文化层次。由文化层次决定的教养,会投射到子女身上。他/她阅读过的书,大致就是他/她的智力背景了。等学生介绍完,老师再把自己介绍给学生,这个顺序不要颠倒。不要过多讲你高大上的那一面,那一面可以讲,可别忘了,你一定要给学生说说,我曾经数学没有考及格,急得抹眼泪;因为把作业借给同学照抄,被老师狠狠地批评;因为贪玩迟到,被老师罚站……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你是教小学生,太完美了,可敬却不可亲。你这个老师不好玩,学生有权利选择不挨你玩。开学第一课,我想,能上到这一步,已经很可以了。
作者:李本聪,男,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教师,副高职称。云南省特级教师。自幼患有小儿麻痹,坐轮椅上下班,担任过21年小学副校长。先后在国家、省、州、县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研文章二百余篇。出版86万字教育专著《做个爱思考的老师》。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请留下一点痕迹呗,您的点赞、留言、想法都让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