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五今天心情不好,所以默默缩起来写读书报告。
简单回顾一下,上期关于「用户体验要素——战略层」的读书报告里,我总结了第一部分前一半的内容:关于产品目标的定义及如何确立,及在目标确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接下来的内容是「战略层」的第二个部分:「用户需求」。
关于昨天的文章,收到不少读者大人关于的微信后台反馈,意见主要包括两点:
1.人工智能那张图为什么突然出现了,它能说明什么问题。
2.整篇文章读完略微感觉抓不到重点。
首先叩谢百忙之中还愿意理我的读者大人。反思了一天,我发现一个问题:和读者大人您们之间存在着信息量和理解方向上的巨大差异。我不能假设目前获得的信息是读者已知的,也不能确保和读者有一样的思路。这无关好坏,只是个人思维习惯的原因。
简而言之,我把读者大人们当成了「理想化的用户」,也就是和我一样的人。但事实上文章并不是写给我自己看的。(虽然我现在每天要花1小时写文章发文章,然后花3个小时来欣赏它们...)我需要花时间去研究读者们喜欢看到什么,才能抛弃自己立场的局限,真正从读者的眼中审视内容。
这个过程,就是「确认用户需求」。
「确认用户需求」是复杂的,用户群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当大体确认了目标用户以后,需要对他们展开调研。如思维导图所示,这分为三个部分:「用户细分」、「可行性和用户研究」、「创建人物角色」。
首先是「用户细分」。市场营销人员通常利用「人口统计学」的标准划分用户: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同样年龄、教育水平的人,对同一个事物通常会有相似的观点。但很多情况下,按人口统计特征划分出的同一个用户群中,其世界观和个人兴趣往往不同。(黄小五得了中二病的高中时代,就常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背负了拯救世界的使命。)这时候就会引入「消费心态档案」的心理分析方法(psychographic profile),用来描述用户对于世界,尤其是与产品相关的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从中获得很多从人口统计特征无法获取的新见解。
创建细分用户群不只是因为不同用户群需求不同,还因为这些需求有时是相互矛盾的。这里引用原书的例子:「在设计一款股票交易软件时,新手可能会需要能自动化分交易过程,步骤简单的软件;而对于炒股专家,这些步骤会妨碍他进行快速的操作。他们更需要把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个界面上,并且能快速进入操作」。此时,产品经理要么选择针对单一用户群设计功能,要么为执行相同任务的不同用户群提供差异化的方式。每一种选择都会影响日后整体的用户体验。
其次是「可用性和用户研究」。想弄明白用户需求,必须首先知道他们是谁。「用户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用户访谈、或焦点小组等市场调研方法,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从而明白用户如何使用产品的特定功能,以及他们为什么需要使用这些功能。这些问题描述的越清楚,越能确保产品经理获得正确的答案。
企业在进行产品策划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通过「任务分析」和「用户测试」等方法,进一步确立用户需求。其中「用户测试」包括让用户测试原型,从纸上的草图,到低保真度的,用脚本实现的模拟界面,以及看上去像一个完整产品的的「可点击」的高保真原型。
最后是「创建人物角色」。这一部分比较简单,所见即所得。即团队在设计产品的流程中,尽可能翔实地定义出一些虚拟人物作为用户模型。在做决定时,反复不断的思考,这个功能对他有用吗?他会如何看待这一版本的迭代?他会希望从这个产品中收获什么?即时时刻刻站在用户的角度,换位思考。
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个人微信公众号:wongsays
Technology | Liberal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