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底,Meerkat真人视频直播在APP Store上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汇集了30多万用户,并迅速拿到1400万美元的融资。随后,国外的几大巨头,snapchat、facebook、twitter纷纷涉足,后者更是斥资近亿美元收购直播应用Periscope(此处参考《映客直播如何做到营收1亿日活1000万》)
2015年6月开始,国内移动直播行业开始萌芽,标志性事件是映客的上线。时隔不过5个月,就获得千万级的A轮融资,半年内实现完成融资三连跳,营收过亿,号称日活千万起,活跃主播6万余名。随着花椒、17这类移动直播虎虎生威,移动直播行业便成为资本的宠儿,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然而,每个兴起的互联网领域,都会有一堆扎堆者,未来到底是像团购、打车这般,最后剩下寡头市场,还是像匿名社交这样,整个都变得悄无声息呢?且听周五来帮你梳理梳理吧~
一、移动直播行业的兴起及现状
1、直播行业的兴起
若单独说直播,其实是个历史比较悠久的行业了。2005年,第一家PC直播网站9158成立,其后,出现了六间房、YY等PC端直播,其中9158和YY在过程中发展了直播云动模式,较好的保证了用户体验。游戏直播则从2013年兴起,大量PC端游戏直播网站涌现,同时陆续开发手机端直播软件。接着如上文所说,2015年,映客、花椒以及BAT各家的不断跟进,直播向着全民直播发展。
2、直播行业的发展阶段
视频直播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PC端传统秀场直播,商业模式主要是签约主、礼物打赏等;第二个阶段则是随着游戏直播的兴起而出现,以斗鱼、龙珠等为代表,主要是虚拟道具购买为主的商业模式。
第三阶段是以明星、网红、综艺、电商等开始的直播领域,进入所谓的泛娱乐直播时代,直播门槛低,主要走的还是粉丝经济和网红经济之路,窃以为,当前的视频直播就处于第三个阶段。
而能够展望到的第四阶段,应该是泛生活、场景化的直播,结合VR、AR技术,在新闻、旅行、教育等场景进行拓展,不过这个目前还只是构想,照着现在这个秀场直播的同质化如此严重的进度发展,什么时候才能有独角兽冲出来,拭目以待。
3、兴起原因
以下分别谈谈硬件及技术、新消费用户成长、视频产业推动等几个方面谈论移动直播行业兴起的原因。
首先,随着智能手机的愈发普及及4G网络、WI-FI的发展,制约视频移动直播的技术瓶颈得以进一步突破。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促使直播的载体在不断变化,从文字、图片、短视频到视频直播。在这个碎片化的时候,文字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简易表达场景的需求,图片、语音又限制了信息的深度。所以文字社交、图片社交都只是比较浅层次的社交方式,强调交互方式和沉浸式体验的视频直播,吸引住了用户。
其次,90后、00后新消费用户和网红经济在资本刺激下的兴起,推动了直播供需双方的共同发展。截止到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5.1%,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29%。爱玩求酷的90后、00后遇上秀场直播、游戏直播,天雷勾地火。这里还有一点,城市的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增生了二三线城市用户的无聊空虚感(精神文明建设赶不上物质文明建设这个说法也行),更多的城镇青年更愿意看美女直播、游戏直播等。另一方面,各路网红,包括娱乐明星和政治明星们,不断在直播这个平台疯狂套现,不仅让网红经济发展势头旺,也让移动直播更加火爆。
最后,视频产业的发展及资本的趋之若鹜将这把火烧的更旺。传统电视逐渐衰退,视频网站尤其是移动端的视频APP,有多少年轻人还会将看电视作为主要的消遣渠道呢?交互性越来越强又无处不在的视频播放,将成为新的娱乐方式。同时,视频网站已经通过多年耕耘,终于逐渐培养了一批付费用户,这批用户的产生,进一步促进了视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资本的热度来看,见下图:
很明显能看出来,资本的热度有增无减,甚至有人号称一个千亿级市场就要就此打开。
4、发展现状
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截止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2015年的相关数据显示,传统秀场是当前主流,收入占70.8%;移动直播占3.1%。而截止2016年第一季度止,视频直播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6亿台,同比增长近90%。同时iiMedia Research还预测,随着移动直播的逐渐兴起,到2018年移动直播收入将在整体直播市场收入中占34.6%。
二、直播产业链及网红经济发展梳理
先上一张“拿来”的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个直播产业链,基本上是“上有内容+中游平台+下游用户”的模式,由明星或者KOL、主播们自行采购设备,在直播平台上进行内容分发,下游用户通过直播平台与主播产生互动并且出现费用的传输,而平台本身负责硬件软件,同时借助流量进行变现,例如广告、电商、游戏分发等。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签约主播、个人主播以及KOL,说到这个,就不得不再详细说说“网红经济”。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升级,网红已经从现象逐渐转型成为一种经济产业。通过网络走红,通过网络线上实现变现成为一个鲜明特征。尤其是2016年,以短视频、直播、电商为主要趋势的网红经济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资本关注,甚至拉动了自媒体的成长(你们爱的papi和胡辣辣,最近可是风头正盛噢~)。
网红的兴盛也是天时地利人和而造就的。内容消费观的改变,人们对娱乐内容和亚文化的渴求促进了以各种方式露头的网红;自媒体的生长和商业化手段的运作,带来了用户的沉淀;内容碎片化、技术手段的进步,这些都是背后的助推力。
而网红从一种社会现象成长为产业链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用艾瑞咨询相关报告的话说,是产业内部的社会分工不断细分导致。内容制作专业化、平台战略化合作、多元化的变现模式。优质网红最终会走向IP(好吧,又是一个红红火火的概念)制作,这样就愈发与经济产业链难舍难分了。
但是,网红目前内容成本低,制作水平不高,管理也比较松散,同质化的现象让很多网红铤而走险,频频触发政策红线。
三、移动直播分类
移动直播的分类可以从平台的不同和内容侧重点进行分析。视频类直播平台,包括乐事,啊不是,乐视、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弹幕类直播则包括我大A站(Acfun)和B站(bilibili);游戏类直播有熊猫TV、斗鱼TV、虎牙直播(体育类也算在里面吧)、全民TV等;秀场类直播包括六间房,其实也包含很多移动类直播,毕竟现在大家都在做秀场直播。。。移动类直播就是映客、花椒等;
在所有的产品模式中,秀场模式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秀场直播市场规模就达到75亿,进入2016年,越来越多的二、三线网民称为秀场主播,预估2018年,秀场模式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80亿(数据来源:《映客直播如何做到营收1亿日活1000万》)。
另一方面,2016年4月中旬,文化部公布了一则消息,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六间房、9158等网络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被列入查处名单。文化部已部署相关执法机构查处涉案企业,将及时公布处罚结果。这说明大量的秀场主播正在触碰政策红线,而这也是在同质化情况下谋求出格的一条“捷径”。
四、移动直播的存在的问题及未来走向
任何一个风生水起的行业,早期都是缺乏管理野蛮自发生长的,所以一定会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从行业本身的载体——视频直播形式而言,目前来看,多少是和当前的用户碎片化使用习惯相违背的存在。虽然视频直播方式新颖、方便快捷,但是追求实时性和连贯性的它,与图片、小视频不一样,很难推广到普通的社交场景中,全民性欠火候。其次,对于直播这种存在,生产者永远占据着主动地位,而讲究去中心化和参与感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满足感很难持久的获取。
其次,产品目前以秀场模式为主,然而秀场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主播达人的资源有限、发展有边界;2、政策法律法规的管制;3、份额有限;4、发展前景有限,适合用来拉新,但是由于本身的局限性,比如用户爬墙成本低,所以留存率不高;
最后,大多数移动直播在走视频社交的路子,但是我觉得目前视频移动直播不是社交沟通的有效方式,也不是用户的刚需。想仅靠视频移动直播一项功能,就做成视频社交应用的挑战难度不小,还需要在产品层面上作出调整。
最后的最后,从场景上来说,直播的场景,现在已经被挖掘的很深,再往下走,对流量宽带的要求以及产品本身的互动性要求很高。而很多人提及的技能培训、在线教育等,这些为什么要用直播的形式呢?对于live的需求有这么强烈吗?在线夜总会可能还是需求更大,但是这又是问题所在,直播的4.0时代不知道是不是只是个梦和远方?
不过,也不用完全悲观,和现在视频网站大战自制剧一样,未来视频移动直播应用之间很可能在自制节目上展开激烈角逐。
视频移动直播的内容生产将逐渐专业化、职业化,形成PGC和版权合作成为主流、UGC为补充的生产机制。而行业本身的竞争,也将从猎奇和好玩转向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价值,凡是不能满足需求或创造价值的视频移动直播,在度过烧钱阶段之后都难免会被淘汰出局。
总结说:
视频移动直播市场的繁荣是大趋势,但目前整体陷于秀场模式和业务同质化,有待于差异化竞争。而真正决定未来竞争的关键,是视频移动直播应用如何去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