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的作者是美国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这本书备受一些金融人士和大企业家推崇。这本书太厚,需要慢慢读,慢慢摘抄一些有共鸣主要关键句,后面再结合现实的自己总结自己的原则。
生活原则
1.1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a梦想+现实+决心=成功的生活。
1,3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
1.6a记住“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1.7痛苦+反思=进。
1.8考虑后续与再后续的结果。直接结果经常是诱惑,导致我们失去真正想要的东西,直接结果有时也是障碍。
1.10通过比较你实现的结果和你的目标,你就能确定如何改进你的机器。
1.10d.大多数人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不客观看待自己以及其他人,这导致他们一次次栽在自己或其他人的弱点上。
1.10e成功的人能超越自身,客观看待事物,并管理事物以塑造改变。
1.10f在你不擅长的领域请教擅长的其他人,这将帮助你建立起来安全防护栏,避免自己做错事。
1.10g因为客观看待自身很困难,所以你需要依赖其他人的意见,以及全部证据。
2.1d不要把成功的装饰误认为成功本身。e永远不要因为你觉得某个目标无法实现就否决它。
1.10g因为客观看待自身很困难,所以你需要依赖其他人的意见。
1.10h如果你的头脑足够开发,足够有决心,你几乎可以实现任何愿望。不管你的特性是什么,总是有很多调道路适合你,所以不要固守一条道路。如果一条道路走不通,你只需要找到另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但大多数人缺乏勇气克服自身弱点,也缺乏这样的选择。
2.4规划方案
a回顾总结,把方案写下来,让所有人都看到,并对照方案执行。
2.5坚定地从头至尾执行方案
a规划做的再好,不执行也无济于事。
b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性常被大大低估。
c建立清晰的衡量标准来确保你在严格执行方案。
2.6.a考察你犯错误的类型,并识别在哪一步做的不好。
b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阻碍其成功,找到你这个弱点并处理它。
3.1认识你的两大障碍
a理解你的自我意识障碍。
b“两个你”在争夺对你的控制权。
c理解你的思维盲点障碍。
3.2奉行头脑极度开放
c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
3.4a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以尽量使其不那么糟糕。
3.6a经常利用痛苦来引导自己进行高质量的思考
b将头脑开放作为一种习惯
e冥想。经常练习。
4.3a我们决策的很多驱动因素都是潜在地发生的。
d.只要频繁反复练习,你几乎可以养成任何习惯,产生自控力。
4.3d 作者建议写下自己的三个坏习惯,从众选出一个,然后下决心戒掉。
5.1要认识到:(1)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2)决策是一个两步流程(先了解后决定)。为了把综合分析做好,你必须:(1)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2)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3)高效地综合考虑多个层级。
5.2综合分析眼前的形势。a。你能做的最重要决定之一是决定问谁。b.不要听到什么信什么。c.所有东西都是放在眼前看更大。d。不要夸大新东西的好处。e。不要过度分析细节。
5.3综合分析变化中的形势。a.始终记住改善事物的速度和水平,以及两者的关系。
你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需以足够快的速度不断改善,超越平凡,走向卓越。b.谨记“80/20法则”,并明白关键性的“20%”是什么。
c.不要做完美主义者
5.7.a先把你的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b。你可能没有时间处理不重要的事,先放一边,以免自己没有时间处理重要的事。c.不要把概率当作可能性。
工作原则
10.4.b对员工的信心应通过了解而来,而不是随意猜测。
i让问责过程透明,而非私下问责。
10.9a别轻易被迫让步。
10.10b不要担心你的员工是不是喜欢你,不要让他们告诉你要如何做事。
11.3a不要用“我们”“他们”这种不指名道姓的说法,以掩盖个人责任。
13.8a不要让权宜之计超越战略目标。
13.9保持适当的监控,让谎言没有可乘之机。
e通过“杀鸡儆猴”阻止不良行为。
14.3使用检查清单
a不要把检查清单和个人责任相混淆。
14.5命中庆祝。
15.1a为了促进真正的行为改变,必须内化学习或变成习惯。
16.1为了取得成功,所有机构都必须建立制衡机制。
b要确保公司里没有任何人比体系更强大,也没有任何人重要到不可替代。
创意择优
1.2a若不想当面议论别人,背地里也不要说,要批评别人就当面指出来。
1.3b切记要绝对开诚布公。
2.2c要清楚界限在哪里,并站在公平的另一端。
2.4要记住很多人只是假装为你工作,而实际上在追求一己私利。
3打造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文化。
3.4记住在经历痛苦后要反思。
痛苦+反思=进步
4.2b区分苍白的抱怨和有助于改进工作的诉求
4.3保持开发心态,同时也要坚定果断。
4.4如果你主持会议,应把握好对话
a明确会议的主持人和会议的服务对象
b表述要清晰准确,以免造成困惑。
c根据目标和优先次序来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d主持讨论时要果断、开明。
e在不同层面的讨论对话中穿梭对照。
f谨防“跑题”。
g坚持对话的逻辑性。
h。注意不要因集体决策而丧失个人责任。
i运用两分钟法则避免持续被别人打断。
j当心讲起话来不容置疑的“快嘴王”。
k让对话善始善终。
i运用沟通手段。
4.7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调和相互间的主要分歧---尤其是价值观层面的---要考虑是否值得维持这种关系。
5.4提防以“我以为。。。”为开头的发言
d系统梳理员工的工作记录、评估其发言的可信度。
6.1要牢记:相互达成协议时不能忽视原则
a每个人都要遵守相同的行为原则。
6.3不要对重大分歧不闻不问
a专心协商大事时,别被琐事烦扰。
b不要被分歧束缚住-要么提交上级裁定,要么投票表决。
6.4一旦做出决定,任何人都必须服从,即便个人可能有不同意见
a着眼大局
b不要让创意择优变成无法无天。
c不要容忍暴民手段。
7.比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
7.1你最重要的决策是选好工作的责任人
7.2负最终责任的人应是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人。
7.3要记住事情背后是人的力量。
8.要用对人,因为用人不当的代价高昂
8.2d要记住人一般不会随岁月有太大变化。
9.2不断提供反馈
9.3准确评价人,不做“好好先生”。
a到最后,准确和善意是一回事。
b正确运用褒贬。
c考虑准确度,而非后果。
d做出准确评价。
e要像从成功中 学习一样从失败中学习。
f多数人做过的事和他们正在做的事,并不像他们认为的那么重要。
10.1从高层面俯视你的机器和你自己
a不断把结果和你的目标进行对照。
b出色的管理者就是一家机构的工程师
c制定量化评价工具
d要注意别把精力过多用于应付各种事务,而忽视你的机器。
e别被突发事件分散注意力。
10.4了解员工及其工作的动力,因为人是你最重要的资源
a经常了解那些对你和公司重要的人
b对员工的信心应通过了解而来,而不是随意猜测。
c根据你的信心大小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查了解。
10.5明确职责
a记住谁负什么责任。
b防止“角色错位”。
10.6深入探究你的机器以了解你能从它那里期待些什么
a获取足够程度的理解。
b不要保持太远的距离。
c利用“每日更新”来了解团队成员的行为和思想。
d问责以了解问题会不会突然发生。
e问责过程要触及你直接下属的下一级。
f允许你下属的下属随时越级向你汇报。
g别想当然地认为员工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h要学会明察秋毫。
i让问责过程透明,而非私下问责。
j欢迎被问责。欢迎别人问责你很重要,因为没人能够客观看待自己。
k对事物的看法和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人,相互间的沟通通常不畅。
i不放过一个可疑线索
m解决问题有很多办法。
10.7像公司的拥有者那样思考,要求你的同事也这样做。
a休假也不应该忘记责任。
b强迫自己和员工做困难的事。
10.8承认并应好关键人物风险
10.9不要对所有人等同视之,要合理对待、有所区别。
a别轻易被迫让步。捍卫你认为正确的事情虽然在短时间内比较艰难,但是我愿意接受挑战。
b关心员工。如果你不是与你关心和尊重的人一起共事,工作就没有意义。
10.10优秀的领导一般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a既要弱,又要强。
b不要担心你的员工是不是喜欢你。不要让他们告诉你要如何做事。
c不要发号施令让别人服从你,要努力为人所理解并理解他人,以达成共识。
10.11.e当心缺乏重点、徒劳无益的“理论上应当”
10.12清楚地传达计划,用明确的量化指标对进展予以评估。
a继续推进之前要回顾计划执行情况。
10.13在无法充分完成职责时,将问题提交给上级解决
让你的下属也积极主动这样做。很重要的一点,把问题提交上级并不意味着失败。
11.发现问题,不容忍问题
11.2当心从众心理。即便没有人担心,也不表明有问题存在。
发现问题时,要把结果与目标相对照。
11.3a不要用“我们”“他们”这种不指名道姓的说法,以掩盖个人责任。
13.5.b每个人都必须由一位具有可信度的、奉行高标准的人来监督。
e不要让一个机构去适应员工
k不要仅盯着你自己的工作,还要关注如果你不在场,工作会如何开展。
13.9保持适当的监控,让谎言没有可乘之机
a进行调查并让员工知道你将开展调查。
b要知道没有警察(审计人员),法律就毫无意义。
c当心橡皮图章。当某人的职责是查验和审计其他人所从事的巨量交易或其他业务时,就会存在橡皮图章的风险。
d按你的要求花钱的人在花钱上可能会大手大脚。
e通过“杀鸡儆猴”阻止不良行为。
d使用助手来提高效率
14.1协调一致激励大家前行
b别冲动,磨刀不误砍柴工。
14.2要意识到每个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a不要灰心丧气。
14.3使用检查清单
a不要把检查清单和个人责任相混淆。
14.4要留出时间修整
14.5鸣钟庆祝
当你和你的团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功地达成目标,庆祝吧!
15使用工具和行为准则指导工作
15.1a为了促进真正的行为改变,必须内化学习或养成习惯。
总结:这本书太厚,内容详实,需要慢慢读,也可以不时拿出来读。我把一些自己认为与自己相关的主要的观点摘抄,经常看看,对照自己的生活进行一些反思。我结合自己,把生活原则列出来。
一、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梦想+现实+决心=成功的生活。
二、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基本上很少有人在意你。
三、记住“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四、痛苦+反思=进步。
五、没有坚持就没有进步。
六、规划做的再好,不执行也无济于事。
七、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性常被大大低估。
八、建立清晰的衡量标准来确保你在严格执行方案。
九、考察你犯错误的类型,并识别在哪一步做的不好。
十、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阻碍其成功,找到你这个弱点并处理它。
十一、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
十二、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以尽量使其不那么糟糕。
十三、经常利用痛苦来引导自己进行高质量的思考
十四、冥想。经常练习。
十五、只要频繁反复练习,你几乎可以养成任何习惯,产生自控力。
十六、作者建议写下自己的三个坏习惯,从众选出一个,然后下决心戒掉。
十七、影响好决策的最大威胁是有害的情绪。
十八、通过比较你实现的结果和你的目标,你就能确定如何改进你自己。
十九、成功一件事,就庆祝,奖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