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龈炎
见:
1.诊断:怀孕。
2.鉴别诊断:无需鉴别或牙龈炎等。
3.治疗:1)保持口腔卫生;2)去除刺激因素;3)严重者妊娠4~6个月手术。
感:
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如茵斑、牙石、不良修复体等。认真地作维护治疗,严格控制菌斑。牙龈炎症明显、龈袋有溢脓时,可用1%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冲洗,加强漱口。体积较大的妊娠龈瘤,可手术切除。手术时机应选择在妊娠期的4-6个月内,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
思:
妊娠期妇女不注意维护口腔卫生,致使牙菌斑、牙石在牙龈缘附近堆积,引起牙龈发炎,妊娠期雌激素升高可加重原有病变。
育龄妇女的牙龈出现鲜红色,高度水肿,肥大,且极易出血等症状者。或有妊娠期龈瘤特征者,应询问月月经情况,若已怀孕便可诊断。
行:
妊娠前可以龈缘炎,从妊娠2-3个月后出现明显症状,分娩后约2个月,龈炎可恢复至妊娠前水平。可发生于少数牙或全口牙龈,以前牙区为重。龈缘和龈乳头呈鲜红或发绀,松软、光亮、肿胀、肥大,有龈袋形成,轻探易出血。妊娠期龈瘤发生于个别牙列不齐或有凶暴伤性牙合的牙间乳头区。一般发生于妊娠第4-6个月,瘤体常呈扁圆形,向近远中扩延,可有蒂,一般不超过2cm。分娩后,妊娠龈瘤能逐渐自行缩小,但必须支队局部刺激物才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