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公司是一个十几年的公司,在传统行业呆的应该算是久的了,这么多年持续合作的客户就有好几个,但跟朋友交流过几次后,才发现这些客户合作的越来越费劲,甚至这几年很多合作是彼此“相求”而来的。
这让我有些惊诧,自己之前思考价值交换的核心主要来自彼此解决对方问题的能力。显然朋友公司碰到的问题已经演进成了能力不重要,人情最值钱的价值交换逻辑中。
有人会说:人情很重要啊。当然很重要,但要知道人情是如何形成的?
无论是学生的友情,工作的同事感情,创业的合作友谊,都是人情,这人情不是求来的,而是处出出来的。
这所谓的处出来就是通过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彼此价值交换产生的信任关系。
你有问题,我帮你,你有问题我帮你,彼此的互相关照就形成了信任的连接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彼此的生存环境和知识结构产生了很大变化,每个人每个公司赖以生存的需求和能力都产生了质变,原来产生的信任在现在的生存中就难以简单的通过人情来完成持续价值交换了。
毕竟,公司发展的需求变了,所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了,任何连接和价值交换都要建立在彼此可以互补的基础上产生,而不是依赖历史的旧有人情延续,这顶多算帮一个忙而已。
因此,从价值交换的角度出发,面对任何合作,前提一定不是因为求或被求,而应该彼此认为还是最佳选。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个体,或者商业存在的核心就是活下来,单纯依赖人情是难以持续活下来的,更甚至因为人情会让自己减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一个餐馆如果做的不好吃,即便你求再多的亲朋好友来赏脸支持也难以持续下去,仅仅是一次的人情可以,但持续的支持这绝不可能,真正持续的一定是你解决饥饿和聚会的能力一定是朋友需要的,而不是被人情所尴尬的绑架。
生存第一要素就是活下去,价值交换就是基于生存刚需问题展开的供需关系,投入产出比是每一次交易都要考虑的,如果彼此的合作因为人情产生了一次,这并不值得开心,这其实是对方在偿还原来价值交换中欠你的,而你最应该敏感的是:
你其在离对方的要求越来越远。
任何一个人,一个企业进行价值交换,都应该秉承一个冷静的内心,基于自己是解决对方问题最佳选的角度去准备,去学习,才有机会做到适者生存的目的。
求也好,人情也罢,这样的合作最终并不是在救你,而是在害你,会让你那唯一的生存舒适区也会破溃并变成非舒适区,生存能力变得越来越弱,适应能力越来越低,最终的结果就是你变得被快速遗忘。
死磕需求,进化自己,在供需的价值网里生存才是活下来的王道。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