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卡片笔记写作法》

卢曼在他长达30多年的研究中,以学术高产著称,出版了58本著作和数百篇文章。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杰出的成就,就源于他的卡片盒写作法。

而刚开始我在读《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的时候,并不是很理解『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具体使用,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卡片盒笔记和我一直在使用的flomo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最后我读到书末flomo创始人刘少楠写的文章,这才印证了我最初的想法,原来卡片盒笔记写作法和我每天在用的flomo息息相关。

读完《卡片笔记写作法》后,我对『 笔记』有了新的看法和思考。


一、关于笔记的分类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作者大致把笔记分为以下这几类:

① 闪念笔记(Fleeting Notes)

闪念笔记是我们脑海中想法的备忘录,不用想太多其它东西。它可能是你稍纵即逝的灵感,也可能是偶然间的某个想法。我们在专注学习或工作的时候,常常容易被自己的一些闪念所打断,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先用笔把闪念记录下来,也可以把它们放到一个你定义为“备忘录”的地方,稍后统一作处理。我通常会在身边携带一个小本本,以便捕捉脑海中闪现的一些想法。我也会用flomo将自己的一些idea记录在指定的“标签盒”里,这些闪念笔记保存下来可以为我的大脑减负,因为根据“蔡格尼克效应”的现象,未完成的任务往往会占据我们的短期记忆,直到它们被完成。

但我们并不一定要完成任务才能说服我们的大脑停止思考它们,我们只需要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大脑自然会得到一个信号:它会在之后被妥善处理。至于后续任务是否真的被完成了,还是通过暂时的记录而推迟了,大脑并不会作仔细地区分。

既然不可能立刻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可采取的办法就是借助一个可靠的外部系统,比如纸笔、各种笔记工具(flomo、手机备忘录、幕布等)。将所有令你困惑的待办事项和想法都保存进去,从我们的短期记忆中清除出去,进而我们就可以拥有“平静如水的大脑”。

② 文献笔记(literature notes)

我们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会接触比较多的文献笔记。书中作者提到:文献笔记要非常简短,精心选择,并使用自己语言记录,对引文要格外挑剔,不要只是抄写,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最后把这些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在你的文献管理系统中。

③永久性笔记(Permanent Notes)

永久性笔记上的思想不是为了收集,而是为了衍生想法、论点和讨论。这种笔记以一种永久可以理解的方式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并且永远不会被扔掉。它们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存放在同一个地方,或者是按照文件夹分门别类的有道云中,或者按标签索引进行分类的flomo中。

写永久笔记还内置了一个反馈循环:当我们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会促进我们的思考能力。当我们试图将之前写的笔记建立联系时,会发现有矛盾、不一致或重复的地方,这时候我们需要及时作出修改和调整。另外,我们得到的这些反馈是随时可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每天都有指数级的进步。而最好的一点是在我们学习和进步的同时,我们的笔记卡片盒也随之变得更丰富。

④项目笔记(Project Notes

它们只与某一特定项目有关,保存在特定项目的文件夹内,项目结束后即可丢弃或存档。我平时是在钉钉团队空间里建立项目笔记,每个项目包含多个文件夹,而每个文件夹下又包含多份工作文件,每当一个项目结束时,我就会定期归档处理,然后当下一个项目开展时,又会产出新的项目笔记。

笔记的分类因人而异,做学术研究的有自己独特的笔记分法,而具体到高考、考研,又有另一套分法。笔记的种类也有很多种,我最常接触到的是阅读笔记和学习笔记。如果是阅读笔记的话,不太建议只用书名做分类,要不然知识点大多可能是零散的。不妨尝试将某个知识点划分到某个领域,然后在各领域之间建立联系。

二、关于笔记的工具

做笔记的工具多种多样,纸和笔就是最直接和方便的工具。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为了追求高效和极致,市面上衍生了许多笔记工具,大家可选择的笔记工具也比较多了。刘少楠认为:选择使用何种工具,不取决于工具本身功能的丰富程度,而取决于适用的情境和需求。诚然,新一代的笔记工具的特点是对不同的使用方式持开放态度。它鼓励自由,但也需要结构性约束。

向大家分享三个我经常使用的笔记工具:

① flomo

我常用flomo记录闪念笔记,把许多一闪即逝的想法捕捉下来。不太需要关注排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flomo也支持设置多标签,每个标签下还可以建立子标签。每个标签就代表一条索引,所有的索引标签组成了一张张知识网络,各个知识点可以进行关联。卢曼写道:“对于真正的、有用的学习来说,真正有帮助的是将一条信息与尽可能多的有意义的上下文联系起来,就像我们将卡片盒中的笔记相互联系起来的做法一样。刻意地建立这些联系意味着建立了一个由相互联系的想法和事实组成的自我支持的网络,这些思想和事实互为线索,相互提示。”flomo就是卢曼卡片盒笔记法挺好的实践工具。

另外,一条MEMO是可以支持多个TAG的。如今我已经积累了四百多条MEMO了,设置了52个标签,相信我的笔记卡片盒会越来越丰富。

而且flomo对我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我在flomo上存储了许多文字素材,它就像是我的写作宝库一样,每当我灵感枯竭的时候,我就会打开flomo寻找写作思路,总能因为一两句话让我茅塞顿开。

对我而言,写作表达对世界有更深刻的看法就像是“花钱”,而这些钱来自于平日读书的积累,flomo就像是银行一样,暂时把这些钱帮我存起来,在关键时刻为我所用。

我虽然注册flomo一年多了,但却是去年11月才开始认真使用它。刚开始我在用flomo的时候,完全是把它当作备忘录来用,总觉得无法建文件夹分类会显得很零碎,久而久之,软件的标签功能帮助我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系统。flomo创始人刘少楠也说过:没必要刻意分类,让结构自然生长。现实中,我们不断消费信息,并对其进行理解、贴上标签、建立连接,最后内化为知识。所以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都不一样,最终一定是个性化的、不断生长的、自下而上的。传统的分类方式无法满足这种生长的状态。”

诚然,我们可以先记录下来想法,让大脑的认知不断地成长,然后可以通过多级标签对每一个卡片进行关联,尽可能添加多条线索,这样,主题就会慢慢地涌现出来。结构越灵活,成长越有机会;积累越丰富,结构越能涌现。随着时间推移能发掘出来更多知识之间的联结,也能看到自己思维成长的变化。

当然了,flomo还有许多功能等着我去挖掘,比如批注功能是我最近才关注到的。希望flomo发展得越来越好。感谢flomo的创始人们,造福了无数学者和工作者。

② 幕布

幕布最大的特色是它的思维笔记大纲和笔记导图,各主题的层级关系很明显。平日我主要用它来写每日复盘,它的模板功能很好用,每天用它来写东西很有仪式感,翻看过去写的复盘内容,会感觉每一天过得很充实和富足,会惊讶于自己原来有那么多事情值得感恩,原来自己每天过得这么快乐。

我不仅在生活中会用它,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也会用到幕布。我会将它和flomo一起配套使用,把flomo记录的一条条碎片化笔记在幕布的思维大纲上系统化。

③ 有道云笔记

我已经用有道云笔记4年多了,它就像是我的“移动硬盘”一样,帮我把一些重要文档和资料都备份在上面,以便我随时调取。文件夹则帮助我分类梳理各类文档,每一个文件夹都代表了我人生的某一部分,它们让我的生命更加完整和充盈。

我现在写小说用的编辑工具就是用有道云,按照创建时间排序,整理好小说每一个章节的内容。

另外有道云的富文本还是挺友好的,文档可以插入附件,也可以插入代码片段、建立目录。我在学前端开发的时候,都是用这个工具整理笔记。而这一部分笔记也就变成了我的永久笔记

这三个笔记工具都支持账号多端同步,我会根据我的实际需求去使用它们,发挥它们相辅相成的最大功能。好用的笔记工具还有很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不是笔记工具,而是自己有没有养成记录的习惯。

三、输出是最好的输入

从小到大,老师经常在耳边告诉我们“上课要做笔记,课后要写总结”,包括长大上班后,每次公司开会也是人手一个笔记本,由此可见笔记的重要性。我一直认为笔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遗忘,直到我开始用各种笔记工具后,我才发觉笔记其实一种输出的方式。

学生时代不能经常使用电子设备,纸笔成为了我们每天必备的笔记工具,那些用过的无数支笔芯和草稿纸都是我们岁月的见证呀。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点拿起笔记录下来的确能够加深印象,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刘少楠也说过:“我们用笔写下来的东西印象更深刻,是因为这个过程“摩擦”非常大,正是这样看似低效率的摩擦,才能让我们以后高效回想起来。所以消费信息的时候,不断地记录就是一个解释的过程,也是一个向大脑“写入”的过程。”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电子设备越来越智能,大多数人已经提笔忘字了。不过没关系,只要还有记录的那颗心,用什么工具都是可以的。以往我喜欢把阅读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摘抄本上,现在我自己也比较懒惰了,基本上都是用键盘敲打在我的笔记文档里。

比起摘抄,我更喜欢在读完一本书后,从书中提炼出一些重要概念,然后形成自己的一些观点,或批判、或继承。不用太过于担心自己用的词汇是否华丽,最重要的是要能表达自己独有的想法,说服自己,也让其他人能够通俗易懂。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知识和想法呈现出来。

包括个人IP经营也是如此,我平时会在各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文章和视频,其实这些就是我平日学习输入最好的见证。视频的画面感、文案的连贯性,足以看出自己是不是“无效用功”。用这种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让输入和输出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进而搭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三者的知识体系,并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到的技能可以输出成一篇篇教程笔记,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可以输出成一个个解决方案,而生活上的每日所思所感则可以输出成复盘笔记。

我将笔记输出当作思维的刻意练习,尽可能把自己想法和感兴趣的知识捕捉下来,刷短视频时看到一段好的文案会把它摘入flomo中,浏览公众号推文因为某一句话产生共鸣,也会随手把它复制粘贴到我的卡片笔记盒中,这已经成了我的一个微习惯

也正是因为我勤于记录的习惯,让我的写作变得如鱼得水。在积攒文案一段时间后,我会有更多的想法去确定一个写作主题。基于我所拥有的素材,再稍微思考一下这个主题的内在联系,补充收集与之相关的笔记,我就可以确定论点和架构,然后愉快地码字了。写作其实是检验知识很好的方式,这是一个内化知识的过程,我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连接,日积月累下去,思维会产生持续、微妙的变化,并且让积累的内容相生相依,这大概是日常记录的意义吧。

而且随着自己积累和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会发现笔记大有用处,起码会有诸多的想法能够组合在一起,并激发新的想法,也就越能轻松创作一篇精彩的文章了。

四、将碎片化知识系统化

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很难有太多完整的时间去学习,大多时候会被一些琐事打断我们的思路,因此碎片化学习成为了普遍的输入方式。小到我们看的每一个短视频,浏览的每一篇文章;大到我们看的一本书、听得一场演讲。倘若我们不及时将积累的的这些知识卡片纳入系统,那么就很难建立新的突触,形成长期记忆。

而良好的笔记系统是可以将短期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的。我一般会利用一些零碎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整理成卡片笔记,逐一放在flomo的标签盒里,大盒可以套小盒,有点类似前端开发的盒子模型,这些或大或小的笔记盒子组成了一个标签系统。然后我再从标签系统里提取一部分我要用的素材,撰写一篇或多篇文档,再用有道云/幕布的文件夹将这些文档归类到笔记系统中,让碎片化记录更加结构化,进而搭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库。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终会产生知识的复利

说到积累知识的复利,《程序员的修炼之道》的作者安德鲁·亨特(Andrew Hunt)有一个观念值得思考:你应该像管理金融投资组合一样来管理知识。

卡片笔记写作法正是一种“量化”知识积累的方式。就像基金定投,它并不要求我们要像投资股票或期货那样,从一开始就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我们只要选择好方向,每天记录一点点;随着时间的积累,总有一天量变会引起质变,产生复利的效果。

五、记录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无论笔记工具多么高级好用,它终究只是帮助我们思考的载体,千万不要为了记录而记录,忘记了如何思考。

我自己也犯过几个误区:

只关注自己读了几本书、写了多少篇笔记,忽略了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没有建立深度的知识连接。

常常因为注重笔记的形式和排版,耽误了独立思考创作的时间。独立思考的真正敌人不是外在的权威,而是我们自己的惰性。要想产生真正的新想法,更多的是需要突破旧的思维习惯。

做了很多笔记,看似很认真,但大多是无用功,因为很多笔记自己都不怎么去翻,而是躺在压箱底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记笔记确实不是最关键的工作,我们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要进行思考、理解和实践。将像flomo的中文名字“浮墨”:意思是浮于墨上;意味着:笔墨之上。这和创始人的初衷是一致的:重要的不是更好地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

今年2月开始拾起初中时代练毛笔字的习惯

平时我脑海里突然产生一个问题,暂时找不到解决方案,我会先把它写下来扔到flomo的『备忘录』标签盒里。等这个问题被解决了,我再把它移除。有些问题会一直放着,让我反复思考。当某一天我对这个问题有新的想法时,我会再次把它记录下来,编辑过的文字都是我思考的痕迹。

另外,我会把一些优美深刻的文案记在flomo里,并不是一定要把它背下来,可能是某句文案正戳到我心底了,引起了我的共鸣,这句文案的作者又恰恰表达了我此刻的内心想法。更多时候,我会把这些文案让大脑过滤和思考,重新组织成自己的逻辑语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再通过写作把它呈现出来。

事实上,你对某件事情越感兴趣,就会了解得越多,收集的信息也会越多,进而思考得越深入。并从中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这就是洞见的作用。


本文结语

特别感谢推荐我使用flomo的那位前端工程师朋友Cooper,改变了我对知识管理的认知,也影响了我写作的一些流程。

今后我会继续坚持记录的习惯,无论是生活也好,还是工作也罢,都要用心把它记录下来。它是很好与自己对话的方式,不会打扰到别人,自我也能得到更新

如果说flomo让我在过去中找回自己,那么有道云笔记则让我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幕布让我在未来遇见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772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45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61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40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57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9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62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1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7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1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0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6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69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74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