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写作“应该是当代学生最不陌生的行为了,尤其是针对“一笔一卷字满天”的文科生们。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要求写各种作文、游记,初高中改为写议论文,大学中又变为学术写作即论文。随着文体的一步步变化我们”好像“感觉写作难度变高了,也时常苦于没有想法而厌恶甚至惧怕写作。
有些人可能归因为自己的头脑不如他人活跃,但我们是否意识到,大多数头脑风暴产生的想法并不是来自头脑风暴,而是来自于外部、讨论和他人的意见,来自与写作相关并通过写作得到提升的一切。写作过程的开始其实远早于在纸上落笔,甚至实际写下论点也只是这个过程中最小的部分。
没错,我们所有的文章、专著等作品都只是写作的少数特殊情况,占据最大比例的其实是日常的笔记。因此一个适合写作,尤其是学术写作的笔记体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体系才叫”合适“呢?
按照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写作的特点并结合笔者个人写作需求,我希望笔记体系需要有以下特点:能够存储大量知识但无需我花费大量精力去整理、有一套更强关联性的笔记内部结构、能够让我切实体会到知识的增长。基于这些需求,我找到了这本书——《卡片笔记写作法》,申克·阿伦斯在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社会学大家卢曼的笔记法。
通过学习他的方法和思想我重构了知识积累的思维模式,并且已经实践了一段时间,受益颇多。故今日在此记录我的体会和心得供大家交流,一起来学习大师的智慧。
基础概念解读
卡片盒
卡片盒分两种,一种是文献卡片盒,里面有文献和对文献内容的简要说明。在我的实践中我把它用作数据库,存放我所有的资料性内容;另一种是主卡片盒,存放针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
换言之,这其实是把大脑和卡片盒进行了一个明确分工——卡片盒负责处理细节和参考资料,存储的是一种长期的记忆资源,它能保持信息的客观性不被改变;(文献盒)
这使得大脑可以专注于要点、更深层的理解和学科大图景,并更具有创造力。(主盒)
大脑和卡片盒可以分别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卡片
首先是闪念笔记,它仅仅是脑中想法的备忘录,不需要非常成熟或完善,可能仅仅只是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创意,把它们放进这里稍后统一处理。(注意!“稍后”的时限不应过长,否则闪念将会逝去,收集闪念笔记也没有了意义)
然后是对应文献盒的文献笔记,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所阅读文本如书、论文、文章甚至是视频中有价值的信息,做到言简意丰,并且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询。
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转化得来的**永久笔记。**此类笔记是在阅读上两类笔记后独立思考,思考其中信息与自己的研究、思考和兴趣之间的联系和延伸。
这三种卡片呈现的是不完全严谨的递进关系,呈现以永久笔记为目标的相互转化。
德威克曾经提出“成长型思维”,认为积极寻求并接收反馈是长期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无论这些反馈是积极还是消极。
然而如果每隔几个月才能得到一次对已完成工作的反馈,这样的反馈并没有多大帮助。线性模式指导下的学术写作反馈机会很少,甚至这些反馈机会通常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分散掉。
那么永久笔记就内置了一个反馈循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让我们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想清楚了。当我们试图将其与之前笔记联系起来时,很容易发现矛盾或重复的地方。
笔记逻辑
我们传统的笔记逻辑大多是自上而下的按主题进行组织,我们称其为“树状结构”。
这种体系在体量不大的时候具有逻辑清晰明了,便于归纳记忆等特点。
但由于其是以层状逻辑线为体系内核的,想要取用中层知识必须从高层或底层进行回溯,随着其中的知识体量不断变大,记忆整个“枝干”的任务会一直占用大脑的机能;
而自下而上的体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层级”这一逻辑,仅仅拥有类似文件夹的浅分类功能;但是它注重的是笔记与笔记之间的“联系”:你可以,并且要尽量在笔记与笔记之间建立链接,随着链接的增多,便成了知识网,每一条笔记自身成为结点,你可以瞬间了解于其相关的所有你所储存的知识。
同时,由于卡片本身承担了记录的任务,大脑的所有精力可以用来发现笔记间的关联从而更容易进入所谓“心流状态”,碰撞出新的灵感和想法。
总结一下,前者适用于小体量、单学科的知识记录和应试;后者适用于大量知识、跨学科的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学术写作。
链接和标签
链接的建立
如果使用软件的话,链接的分类大致只有两种。
第一类链接是那些给你提供一个主题概述的笔记上的链接。
这种链接通常作为一个主题的切入点,这个主题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需要概述的程度,或者至少概述是有帮助的。
在我的实践中,这类链接主要是通过一个主题索引而相互连接,同时也不必一次写完封存,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链接可能会增加,主题也可能随之发展变化。
第二类就是最普通的引用,即笔记到笔记的链接。
这些联系就像我上篇文章中提到的人际关系中的“弱连接”,虽然单独看来并没有很大的能量,但往往可以为我们提供全新而有建设性的观点。
一个初始的序列会聚集越来越多的后续笔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子序列很容易成为一个有许多子序列的主话题。
而松散的顺序允许在必要的时候自由地改变笔记的主题方向,并能提供足够的结构来建立复杂性。在这种结构下,笔记的价值只取决于它所嵌入的笔记和参考网络。
当我们建立这些联系的时候,就是我们通过思考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虽然这个体系是在外部建立的,独立于我们有限的记忆;但它会反哺我们的思维,让我们能以更加结构化、条理性、务实的思维思考。
比如当我们脑中出现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想法时,它会迫使我们先去思考以下问题——
想法的来源依据是什么?
它与现有的知识有哪些联系?
哪些信息可以论证他而哪些又在推翻它?
标签的作用
书中谈到索引(即标签)的作用只是提供笔记的入口,但这种描述理解起来有难度,我结合我的实践来通俗地解读一下。
虽然说写作时我们要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但想要写作肯定是对某个方向产生了兴趣,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大致范围符合的标签从相关的笔记入手;
又因为卡片笔记体系下各笔记相互勾连,大部分笔记都可以通过其他笔记被找到,于是我们又可以利用相关性来检验或者深化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这便是“入口”的含义,也是标签的用法。
怎么用?——非虚构写作的步骤
由于原文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步骤过程,我便直接摘抄原文供大家参考,仅对其细节进行简要评述:
1、记闪念笔记:闪念笔记仅仅是你脑中想法的备忘录,不必多虑如何写或者写什么,把它们放到一个你定义为“收集箱”的地方,稍后统一处理。
2、记文献笔记:文献笔记要非常简短,精心选择,并使用自己语言记录,对引文要格外挑剔,不要只是抄写,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最后把这些笔记和参考书目的细节一起保存在你的文献管理系统中。(前两步都是日常性行为,这也对应了我们前文所说的“写作过程的开始远比你想象的要早”。)
3、记永久笔记:打开你的卡片盒,仔细阅读闪念和文献笔记,并思考它们与你自己的研究、思考或兴趣所在的相关内容有何关联。这种笔记上的思想不是为了收集,而是为了衍生想法、论点和讨论。你可以为每一个想法准确地写下一条笔记,并像为别人写作一样,使用完整句子,标注来源,提供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准、清晰和简短。此时便可以把所使用的闪念和文献归回卡片盒,然后忘掉它们了。(不要让你的短期记忆被琐碎的信息所占据,把容量留给思考联系上)
4、将新笔记放入卡片盒,看它与哪条笔记直接相关并添加链接,如果不相关则直接放在最后一条笔记之后。(看!不再需要对笔记的层级、位置患得患失,我们只需要执行一个简单的选择结构,然后就可以把思维专注在联系上。)
5、自下而上发展主题、问题和课题。不用为了一个主题而苦苦头脑风暴,而是查看卡片盒,看看哪里已有笔记链,哪里已成想法群;如果一个更有希望的想法已经成型,就不要执着于最初的设想,因为这些笔记链指向得其实才是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或者说是由于产生洞见使得你的兴趣已经发生了转移。(可以说,使用了卡片笔记法后不再是为写作而生产想法,而是想法推动我们写作记录。如果一个现成的洞见摆在你的脑海正中,你能做到视而不见而不把它记录下来吗?)
6、将笔记转化为初稿。记笔记不是目的,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成果才是。想办法将笔记嵌入你论点的上下文中、将其变为连贯内容的过程其实也是得出、完善或改变论点的过程。
为啥用?——卡片盒的优势所在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多多少少对这种全新的体系有了一些理解和把握。
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这一体系并不复杂,但改变总是令人抗拒的,尤其对于时常面临“隧道效应”的大学生们。
这时候我们就该功利一点了,让我们来探讨卡片盒的好处,为什么我们应该选择它?
首先,记录成本和行为反馈是其优势所在。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做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成本高低。对于不确定有用的信息我们会由于积累成本过高而选择更为“实用”的信息;
但对于卡片笔记来说,其记录成本几乎为0(卢曼曾在1997年做一场公开演讲时被问到他主要研究的课题是什么,他这样答道“我的研究课题是社会理论,持续时间是30年,成本为零。)但笔记间相互链接且不断完善的知识网能使你能清楚的知道——知识并不单单被“扔进库底”而是“织进网中”。
同时行为能否得到反馈是这一行为持续与否的关键因素。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假如你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并认为它可能与其他的信息有联系时,该怎么做呢?翻出那本书找到那个划线的句子?之后重读所有读书笔记从而找出这个句子的上下文联系?或者从思维导图里向前或向后来寻找联系吗?
你会发现,突然之间一个小步骤变成了一个大任务,而完成这个小步骤却并没有使得项目的进度推进多少。这种高投入低反馈的行为会消磨我们学习的热情。
其次在传统的笔记系统中,主要问题是人们把某条笔记存放在哪个主题下;而卢曼卡片盒笔记中,主要问题则是考虑想在哪个主题下再见到它。
与自上而下按主题组织的存储系统相比,卡片盒的优势在于——越积累越有价值而非越发混乱和困惑。
如果按主题分类,则会面临两难:要么在一个主题中加入越来越多的笔记,那寻找想要的笔记则会越发困难;
要么在其下加入越来越多的子主题,那不过是把混乱转移到另一个层面。
作者在书中说到:“一个好的工具并不是在我们已有工具基础上增加功能和更多的选择,而是帮助我们减少对主要工作的干扰,这里的工作就是思考。卡片盒笔记系统提供了一个外置工作台,可以让我们在其中思考,帮助我们大脑完成那些不太擅长的工作——存储大部分客观信息。”
总结来说,传统笔记是为了去“找”你想要的信息,大脑得进行回忆;卡片盒则是“呈现”已经忘记的想法,让大脑专注于思考。
再次,自下而上进行的写作让我们所使用的想法都嵌入了丰富的上下文中,并附带了可以使用的素材,而非凭空产生。
这就使得我们的材料及推断出的论点更不容易落入某些思维的误区,从而导致整个项目被迫停止;而且,从不断对已有想法深入阐述中联系新想法会让我们对新想法的态度更加开放。
因为,只有你足够了解一个想法的局限性、缺陷你才会迫切寻求新信息来修改它,同时也不会对那些看起来不同,但本质一样的问题进行重复讨论从而浪费时间。
通过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我们将更有能力做出真正的创新。
**选择它还与记忆的特点有关。**我们的短期记忆容量是很有限的,心理学家在谈到短期记忆容量时提出我们最多可以同时在脑中保存7+-2件事(米勒,1956)。
但其实,我们通常并不单独开展而是按照某种意义将不同事项捆绑在一起,再进行记忆。
比如2、1、9、8、1、5、0、1这组数字乍一看很难快速记住,但如果编成119、12580,相信几秒内就可以记住。
这么看来我们有效记忆的上限可能更低,远达不到9个,只是因为我们赋予了无意义的数字以现成的关联,这些关联就是我们提取信息的“钥匙”。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自己理解的东西比不理解的东西更容易记住。
并且,由于新的信息可以和旧的信息对接,所以已拥有的信息越是互通互联,学起来就越容易。即知识不被孤立地保存,而是聚集在一个思维模型的网络中,不仅学习和记忆更为容易,提取信息的精华也容易得多。
最后一个理由是出自于Z世代青年一种“普遍的精打细算的小便宜心理”。
由于卡片笔记的重点不是围绕某一特定课题而是在日常中的积累,所以我们所做的卡片自带一种“泛用性”。
你可以天马行空地一次思考多个问题,而且在将来可以萌发更多思考和写作主题,可能不是为了学术和发表,但肯定能让自己知识增长。
也许你读错了书,它对你现在进行的项目没有帮助,但它仍然可能包含有趣且值得记录的想法,在你的下一个项目里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咋用?——软件联合实践展示
说了那么多“道”的玩意儿,咱来实际看看“术“的部分。
鉴于每人都有不同的记录习惯和内容差别,我只是以我的使用情况为例阐述一种普遍性思路以供参考。
我所选择的软件是Flomo和Notion笔记。其实它俩每一个都完全可以承担卡片笔记的任务,但其优势互补之后是我相比之下最容易进入“心流”的体验。
首先flomo这个软件本就是基于本书开发出来的一个轻量化笔记软件,因此看过此书后使用它尝试卡片笔记法不会有任何阻滞感;
同时其以标签为主的索引系统及其适合保存轻量化的资料,记录时无需思考太多完善与否,重要的是先记录别让想法流逝;
其信息的记录框也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很像微信的界面。这让我在记录想法时没有特别苦闷,多了几分轻松之感;
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flomo轻量化的定位必然会舍弃多样性的功能,这让它无法成为一个优质的数据库。
就这样,我又把目光投向Notion。
Notion是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软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比如本篇笔记就是在Notion中编辑排版完成的。如果你愿意花费成本去学习,你可以将其搭建得非常完善、便捷、美观同时充满个性。
我认为其一大亮点就是可以根据录入知识的不同对比要素,比如“标签、进度、是否完成”等转化出不同视图供用户参考,这让我们能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和思考我们已有的知识,从而更易发现其中的关联。
结语
改变一定需要成本,结果只是可能值得。
但也许你与更好的自己,只差了第二颗“大脑”呢?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我真的是很开心了。如果这篇笔记里某些信息能够引发你的兴趣和思考,也欢迎与我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