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有几个小朋友来家里玩,问他们现在都听什么歌呢,结果都说从来不听歌。回想我们小时候,五六年级的时候也已经开始听流行歌曲啦。一个时代的歌伴随着一个时代的记忆,我搜了些现在排行榜上的歌听了听,觉得还真是不如我们那时候的好听。八九十年代,正是华语流行音乐最巅峰的时期,我们有幸在那个时代渡过童年和少年,真是一种幸运。既然孩子们自己不听歌,不如拉他们一起听听我们那时候的歌,说说我们那时候的事。
问胡小宝:长大了你想在哪里生活呢?胡小宝说:哪都不去,就呆在家里。
这就是还没长大呢,等到了青春期,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疏离感,恨不得马上离开家里,走到天涯海角,去……流浪。对,今天就听听流浪的歌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还有还有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为什么流浪 远方
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流浪
早就忘记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但直到现在,每次听到这首歌,还是第一次听到的感觉。最早是沉迷于齐豫天籁的嗓音,然后就越来越喜欢上那肆意挥洒的歌词。“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天哪,简直是太酷了!完全契合十来岁少年的情怀!
这首歌是1979年台湾电影《欢颜》的主题歌,电影的另一首同名歌曲《欢颜》也是那个时代的经典。
啦啦啦啦啦啦······
飘落着淡淡愁
一丝丝的回忆
如梦如幻如真
弦轻拨声低吟那是歌
啦啦啦
飘落着冷冷清
万缕缕的怀念
如梦如幻如真
弦轻拨声低吟那是歌
啦啦啦
只要你轻轻一笑
我的心就迷醉
只有你的欢颜笑语
伴我在漫漫长途有所依
春雨秋霜岁月无情
海枯石烂形无痕
只有你的欢颜笑语
伴我在漫漫长途有所依
啦啦啦······
两首歌都很好听,但多年以后再次聆听,就觉得《欢颜》不管是歌词还是曲调都有点用劲太过,而《橄榄树》不论什么时候听,都还是一如既往的清爽、隽永。
《橄榄树》是台湾作家三毛的作品,三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陆,那可是大文艺IP,她是台湾才女,年轻时代只身远赴西班牙,又跑到非洲撒哈拉沙漠,与恋人荷西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爱情。三毛以她流浪的经历,写就《撒哈拉的故事》,成为那个年代少男少女枕边的经典。
八九十年代,还真是蛮文艺的时代。我还记得初中时见到女同学坐在初夏的草地上看莎士比亚,现在估计难见了吧。初中时候,妈妈的一位高中同学,有次急忙忙跑到我家,说是女儿离家出走,只知道跑到南京,不知在哪。我妈还真是挺厉害,她分析女孩平常看的文学杂志,定位到南京一个作家,结果大家跑到那个作家住的巷子里,正好撞见了那个女孩。当年的大姐姐大概就是受三毛的影响吧!这种事,估计现在也没啦。
流浪去哪呢?当然是去越远越好的地方啦。
多年以后,天涯海角也都走遍,却还是没找到年轻时流浪梦想中的感觉。蓦然回首,忽然发觉最真最美的家园,其实就在自己的心里。这是多年后再次听《梦田》的感受,这首歌也是三毛作词,收录在传奇唱片《回声》中。这是华语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11首歌都是三毛作词,其实就是她关于自己成长的11篇散文,然后李泰祥、李宗盛等一票才华横溢的作曲家为她谱曲,齐豫、潘越云两位天籁女声演绎。后边的专题我们还会一再听到这张专辑。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啊...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 一亩田
那是我心里一个
不醒的梦
在物质的世界你想拥有什么?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可是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追寻无穷无尽的美和惬意,“种桃种李种春风”,你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年轻真好,拥有理想的年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