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奇怪怪,总有人可可爱爱。
看书,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但也是一件复杂的大事。有时候,想尽办法去吸收各种榜单Top100、Top50的书,却发现与自己当时的心境悖然;有时候,随便一个感兴趣的书名,都能废寝忘食,恨不得从头到尾、从书本到作者都啃一遍。
前几日,我就无意间读到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也认识了一位很有趣的作者。这本书让我知道即便没有厚重的背景、没有恢弘的描述,即便是诗情画意、小桥流水也可以成就大格局。
这本书就是《等一朵花开》,作者是集画家、作家、摄影师和大学教师于一身的林帝浣。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一见如故,就是因为它带给我的一个个“小惊喜”。
首先,我是被书名吸引,以为又是一本打发时间、给水逆的都市男女予以安慰的鸡汤文。结果,打发时间是真的,因为一看我就有点停不下来;但鸡汤却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看了就会发现,作者真的太会写了,从味蕾到视觉,俨然就是一场渗着惬意的“鸡汤”,不腻却难忘。
为什么说是渗着惬意的“鸡汤”呢,因为开篇就是吃货的天堂!
从点心到烧烤、从酸甜到苦辣,无不在展现着世间的烟火气,让半夜躺床上的我都馋得不行。除此之外,作者对吃的描写也别有用意。
都说想要了解一个地方,就一定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因为一个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可以经历改变,唯独对“吃什么,怎么吃”是有执念的,要不然何来“八大菜系”?
这是对儿时饿肚子的种种回忆,也是背井离乡后满腹的乡愁。
大文豪苏东坡曾言:“人间有味是清欢”,长大后离家了才发现:“情到深处亦是清欢”。
其次,来自古典的幽雅也是真本书带给我的另一个惊喜。没错,是幽雅,不是优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每当读到《诗经》,心底就是一片宁静,仿佛已穿越了时空的缝隙,去遇见了古时劳动人民的春耕秋收、夏耘冬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此可有李清照的婉约,也可有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这浓愁惨淡刚上心头,转眼就已下眉头。
将吃和诗词结合起来不难,但要镌刻地浪漫而接地气又难上加难。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是生存;诗则是对生存的感悟和发展。我们不能否认现代社会的碎片化和快餐化,但存在即价值,我们仍然可以用最浪漫的方式来纪念都市的灯红酒绿——毕竟,人都要靠衣装,生活也需要“装一装”,谁还不要个仪式感呢?
说到这里,还远不止原著的十分之一。林帝浣是个生活经历很丰富的人,自然,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不一样。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不论学生党还是上班族都列入遗愿清单的必选项。但世界那么大,你要怎么看?
林帝浣就说了:“世界那么大,我想慢慢看。”
你可以囫囵吞枣,“欧洲十日游”那就是常规操作;但是否想到:一个十日就可以走一遍的欧洲,贯穿的是好几个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更何况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大地。
每一块石头、每一座山、每一条瀑布,都是大自然历经千年的鬼斧神工,都是好几代人护卫的大好河山。那里也曾留下过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迹,也曾历经过挑灯走马、铜盾铁骑。我们今日的看一看无非就是跟循着先人的足迹去领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神奇;去感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哲学。
很多人都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旅行过的人应该都知道,不论出发前心境怎样,归来仍然少不了空虚和疲惫。旅行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不是逃避,而是寻找和这个世界沟通的诗意。因为,生活免不了苦,但可以创造甜。
你眼前不屑一顾的风景,也许就是他人的下一个心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