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天中午,台风黄色预警,立马组织学生放学有序撤离。
朋友圈有人调侃说,每年的深圳,总会有几个台风假。在沿海地区,台风、暴雨是比较突出的自然灾害。因为了相对精确的天气预报,我们能在台风登录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把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今天凌晨四点,台风预警解除,学生正常上课。早上七点钟,学生陆陆续续上学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暴雨。中午放学的时候,暴雨又来了。学生挤在楼梯口,上的上,下的下,乱成一团。
家长急吼吼地往前冲,拉住一个让他慢一点,别把学生撞倒了,他说马上要下大雨了,要赶快接孩子回去。有个老奶奶在楼下喊着孙子的名字,脸上的雨水一道道地流下来,她抹了一下脸,慌乱地不知如何是好,一双小脚转来转去,像在跳芭蕾,赶快把她扶到空地里站好。
02
相对于前天台风来临前的有序撤离,昨天的暴雨,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台风的巨大危害性,使得人们的重视程度陡然提升。而没多大危险的暴雨,搞乱了井然有序的放学秩序。暴雨的突然来临学生和家长的慌乱,这些意外因素的叠加,导致了场面混乱。
放学的时间,是老早就规定好的。这是可控的;毫无征兆的暴雨,便便在放学时段施放它暴虐的天性,这是不可控的。不可控的暴雨,把可控的放学打出了既定轨道,这无疑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在处理完这事之后,压力缓解,但这件事带来的紧张恐慌情绪却印在了脑海里。再有暴雨天气出现时,往日的记忆开始浮现。于是得出结论:老天便便在放学时下暴雨。这个结论,是不准确的。
暴雨在什么时候都会下,当然也包括放学的时候。下暴雨,是生活当中的不确定事件,作为管理者,能做的,是做好预案,当不确定的事件来临时,能按部就班地解决问题。所有能解决的问题,是不是都是按预案进行的?
03
如果你说是,我觉得你已经开始膨胀,变得自大了。犯罪电影里的江洋大盗,无论制定多么完美的计划,总会在紧要关头出现纰漏。如果你说电影都是虚构的,是为了故事好看才这样做的。那就看看悉尼歌剧院的故事吧。
这座出现在教科书上,印在宣传册上的建筑,原计划造价700万澳元,最后花费了1.04亿澳元。实际的开放时间比预定的1963年晚了10年。
这个例子,还不是认知扭曲导致的最严重事例。毕竟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历史上因为认知扭曲导致的流血冲突多了去了,历史书上的每一个字,都浸满了无辜者的鲜血。想想二战时期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绝望的眼神和直插天空的烟囱吧。
04
好了,让我们把悲伤的情绪抹去,看看那些热血沸腾的场景吧。楼下有一个彩票站,每次路过,总能看到许多人挤在里面,缭绕的烟雾飘荡在半空里,黑黑的人影,就是一具具欲望号列车,不知道会开往哪个终点。有的人站在走势图前用笔来回比划着、沉思着,妄图猜中那串神秘的数字。他们都想着中奖,可是又有多少人算过中奖的概率呢?他们都期待巨奖砸在自己头上。这实在是不能确定的事呀!
打开这篇文章,看到这儿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几个非常厉害的公众号。当他们写下第一篇公众号文章,他们能想到,凭借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完成人生的逆转吗?肯定回答的有几个?许多因素的叠加,给了他们爆红的机会。当拥趸者手捧鲜花,用沉甸甸的红包当作敲门砖,讨取了成功的真经,试图在自己身上复制他们的辉煌时,他们都在求取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确定事件。
05
然鹅,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还是用个事例给你说道说道吧。就昨天的事。
昨天晚上,有人在阅读群里转发了一篇文章《你似乎对老师有些误会》。大概是因为大家台风假的缘故,大家对这篇文章没怎么在意。今天早上,阅读群里的朋友开始转发这篇文章到朋友圈,有的还加了按语。这不奇怪,这篇雄文很逗逼,用诙谐夸张的手法给老师画了一幅漫画。此时,这篇文章的阅读量两万多。
半晌午的时候,单位里的两个老师也转发了这篇文章到朋友圈。一个是美术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这两位老师不在阅读群里,他们是从别的途径知道了这篇文章。这篇飞上云霄,阅读量达到五万多了。刚才我又去看了一下,阅读量已经飙升到十万加了。
这个很厉害的90后老师,才写了六篇文章,还没有开通原创和赞赏,就击中了十万加。如果不写前面的几篇,直接写那篇十万加的文章,行不行?肯定没戏!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守株待兔是不行的,天助自助者。
也许你在努力地过程中,有一两片祥云会飘到你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