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孤单。小时候盼望过年,未曾想长大后却害怕过年。
老公爷爷即将离去
婆家这边,老公的爷爷、奶奶、外婆都还健在。老公的爷爷因为住院,年三十中午的团年饭极为简单,在二姑家随便几道菜。大家心情欠佳,饭菜食之无味。老公外婆家年味相对浓一些。今年照旧吃完团年饭后回公婆家看了春晚,关于春晚的吐槽就不一一赘述了。
每年冬天,因为天冷身体抗不住,逝去的老人很多。我曾多少次担忧这对可爱的老人家。病魔年前来得疯狂。因肠道有肉瘤堵住,无法进食,在襄阳本地,没有解决方案。孝顺的六子女将爷爷送去了武汉治疗。不手术没有生的机会,手术还有一线生机。从发现病情到治疗,短短个多月,大部分时间都在ICU里。幸好有社保,报销自费30多万。老太爷,老太太相濡以沫一辈子,如今二老八十多岁快九十。平时生活省吃简用,虽然有退休工资,仍然捡垃圾卖废品。生命最后时光住进医院,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花光了一生的积蓄。不禁让我们活着的人感觉,人生一世,太不划算。病魔的光临,短期就可以掏空一个家庭。
从这件事上给我们的启示,一是人活着健康排第一位。平时对自己不要太抠唆,攒下的钱不一定是留给后人的,可能多半是送给了医院。生活中的饮食要健康,警惕高油高糖食物。一日三餐按时吃饭。爷爷是因为六十多岁还想着做小生意,中午随便吃个面包顶事,别人不喝的麦糊精,他顶着喝引起的糖尿病。糖尿病人术后不太容易痊愈,引起多个并发症。
二是,子女的孝顺是无价宝。老公爷爷奶奶都是河南人,却不像传说中的老思想重男轻女,一碗水端得平衡。老爷子在医院重症,儿女们每天去医院轮班。在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普通治疗。儿女们看着一线希望,将老人转院省会去医治,希望老人家能再多活两年。这是做儿女们尽得最大努力。只是现在的结果,钱花尽,人未果,让人心有不甘。这边厢老太太暂住二女儿家中,大女儿也从外地回来相伴,三女儿出钱出力常来看望。老太太仍是心中有牵挂,每天各种小事哭哭啼啼,有时候儿女孙子,孙女轮翻过来哄一整天。所谓老小孩大概就是这样子。老奶奶心中不知道,她的子女们也都在为爷爷的病情焦灼,整日茶饭不香,睡不踏实。作为第三代,老公爷爷这边的子女,让我看到了亲情的光辉。
亲情冷淡
娘家这边,我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过世了。所以更不要提团年了,亲戚之间也丝毫不见走动。妈妈这边,各位长辈都号称各自身体欠佳,没有接客走访。爸爸那边,初四我们一起回了趟农村老家。即便二伯,大伯家都在一个村子里。我们也没有走动,兴许是爸妈怕我们花钱送礼,只字未提。他们不知道礼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不算什么,家族如果没有了亲情维系,那是走向没落。往后我们的亲情也会更加淡薄。
如今的亲情渐渐消逝,让我倍感年味之淡。我希望明年过年能一家三口旅游过新年或者自己在家做些拿手好菜邀请亲朋来我家做客。也不要如此清淡地过……
宅家看书
春节没有亲朋好走动,索性看了几本不是太难啃的书。日子不是匆匆而过,而是要细细品味。先是看了蔡澜的《我喜欢的是欣赏》,跟着老爷子去了趟日本品味了那里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又看了日本的“娜塔莎奶奶”的《永续美好生活》,一年四季皆是美好的味道,学习了收纳,烹饪,穿搭上的宝贵经验。还看了一本网红书籍佟丹的《湿胖》,让我开启了养生之路,毕竟健康永远排第一。日子无非是一日三餐,醒着和睡觉。过得充实和踏实,是我一直追求的。
今天是老公的阳历生日,也是我值班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小聚校区,搭积木,听网课,写文章。日子就是这么稀松平常,愿2022年大家都平安快乐,万事顺意,身体健康!
20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