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20的飞机到厦门,6点多到增厝安的民宿。下了机场大巴之后,我和琪琪在天桥下等民宿的老板,这边的小巷子盘根错节,旅店和商铺比较多,如果不是和老板联系询问不断核实确切的位置,我们恐怕很难顺利地找到住宿的地方。等待了约莫十分钟,重新整理了环岛南路旁人行道的石椅上临时摆放的行李和背包,吹了会儿街边的海风,店铺的老板就来接我们了。老板的年龄20岁上下,身材俊俏,黑色修身的包臀裙更具风情,声音很绵软,到了民宿,放了行李,褪去了冬装,我们一身轻松地逛起了曾厝垵的小吃街中山街等等,一条条交错蜿蜒的小巷子。店铺的灯光在夜里显得格外明亮,操着闽南口音的要喝声,铁锅里翻炒的嚓嚓声,打打着鼓点的现代气息的音乐声,还有那窄小的小楼上穿出的不知名的歌声都被淹没在游客对于这美丽的海滨城市的好奇与探索的欣喜中。小店里的商品饭菜相差无几,一时间也实在是难分上下,于是我和琪琪就走进了我第一眼看到的那家卖沙茶面的小铺。小铺很是简陋,走进去却也明亮,三两桌子拼在一起,铺上桌布,连做一条的木凳子便成了游客对于这里餐饮的第一印象,这喧闹吵嚷的小巷让我想起了西安的回坊,也是这样,各式各样的小吃摆在路边摊上,游客边走边吃,还一边指点着充满民俗气息的招牌与建筑。沙茶面里有两只皮皮虾,几颗蛤蜊,两片青菜,几页豆腐,绘着浸在汤里的一筷子素面。轻尝一口面,海鲜味扑面而来,仿佛着汤中的香料与食材纷纷向你招手,让你注意它们的存在。我们大致尝了尝味道,便离开了,琪琪说吃不惯这面的味道,也不可勉强,于是便有点浪费的将那一大半的面搁置在那里,我们背起包离开了去寻找下一个美食。琪琪说网上看到串串的评价不错,虽然说这里不是成都,那店家兜售的也并不是香辣十足的钵钵鸡,我们还是花了18元买了一小碗大概有6串的样子。
第一次边走边吃,有点小小的狼狈但也不失是一种新鲜的尝试。接着我们走到了一个卖蚵仔煎的小铺,说是小铺,其实就是街边的小推车。一份蚵仔煎卖价15元,味道不错,很是顶饱,除了海鲜,配料有鸡蛋,豆腐,等等,很像煎饼果子,只是食材与口味有不同之处。
吃完东西,和琪琪沿着环岛南路散步,海风吹在脸上很舒服,就像天然的梳子穿过你的头发,又被吹到肩后
期待明天的厦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