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向来给我一种品性高洁淡雅之感,周敦颐也说唯有莲才是出淤泥不染的高洁之物。牡丹雍容华贵,菊花傲尽风霜,盛放在九月,梅花盛于寒冬腊月之时,与雪共舞,万千繁华中,雪花红梅,亦其坚贞。
我所见的莲不多,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莲花盛在七八月之际,足比江南的莲晚开两月有余,碧波环绕的昆明湖清凉淡雅,长廊里人来人往,我去的时候正值游人往行之际,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心里却是说不出的宁静恬淡。
满池莲花摇曳生姿,或低眉顺目,或迎风起舞。怵然想起六月西湖的莲花来,虽不及牡丹的大气雍容,却也是温婉动人。如果说牡丹是北国的大家闺秀,那么莲花已是江南的碧玉佳人。杨万里曾诗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动一静的画面相携成趣,给人一种跌宕动人之感。八月暑中,昆明湖的莲花开得极盛,只是过于茂密的荷叶莲蓬给人一种造假的感觉,我亦知这满池莲花并非天然,亦是人工巧匠精心雕琢移植而成。
昔日吴王夫差为求美人西施笑颜,倾心打造玩花池供西施赏莲而用。赏心悦目谁家事?道是有情却薄情。夫差对美人西施可谓是倾尽了天下,孰知落得个国破家亡之结局。历史总会以美人英雄展开画卷,美人一笑,英雄可以为之负天下,亦可以为之倾天下,只为难逃情之一字,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历朝历代,不出几个动人心魄的爱恨情仇故事,之于历史,似乎便少了点什么。
站在苏州街上方的石拱桥上,远远望见十七孔桥星星点点的坐落于昆明湖中,万寿山近在眼前。约好几人一起爬山,爬到一半,天气便阴郁下来,偶尔也落下几滴雨来,我们便顺着山路下得山来,沿途拍照的游客很多,相较于故人,大多数现代人旅行只为留下一星半点的足迹,而有古人心境的游人又会有几个?
一路到了颐和园西门,意犹未尽时,看见眼前人头攒动,我们便顺着人流向前,长廊近在眼前。长廊全长728米,是世界最长的步行廊坊,其收录壁画多达14000多幅,堪称世界一大奇观。淡淡的小雨将长廊与昆明湖包裹在一起,仿佛一处水墨山水画。万寿山雨意空濛,影影绰绰,昆明湖朦胧淡雅,相得益彰。山因水而磅礴,水因山而灵动,撑着伞行在昆明湖边上,温润的风轻抚发丝,似在一瞬间,就连心都有些微醉,终于明白古人倾尽一生所追求的山水田园,不是因为官场失意无助,而是这自然本身赋予了山水不一样的美感与追求。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突然想起后主李煜的这首《小重山》,相思渺远,浩大的万里江山,锦绣的红尘事,一切都给我一种超脱生命的浩然物外,终于明白相思实则也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正值秋凉,枫叶凋零,漫天纷纷扬扬的落叶总会给人一种萧条颓败之感,这种季节里说相思是最宜情的,易安也曾轻叹,“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天里只剩下满目枯槁,对景伤情也只是慨叹宿命罢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夏末的莲花给易安一种孤独无依的颓丧,独守深闺,小园依旧,故人不在,对镜梳妆,只叹花易老人空瘦。
我独在湖边站了许久,看两个好友离我越来越远,心里竟有一种孤独苍凉的感觉。八月暑中,已是秋凉之际,昆明湖的荷花却仍旧生的风姿卓越,不知是要为她们不合时宜的开放而感到悲凉,还是要为已经缺少了自然灵感的世间万物而感到仓皇无助,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走过的路越多,看过的事也多,一切也只能看清看透,就像有些人有些是,经历时间的洗礼沉淀后,总会有所与众不同。
莲花美人头,西子俏佳人。莲花素来都是美人的代称,应着它的高洁淡雅,轻灵动人,徐志摩也曾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莲是娇柔的,亦是多情的,看惯了江南的莲花再看北国的莲,竟觉得一个总是温润,一个却是沧桑。
小时候很喜欢莲花,是因为看惯了许仙白娘子在西湖断桥上邂逅的一幕,六月细雨霏霏,一袭白衣的白娘子撑一把油纸伞缓缓踱过断桥铺满青石的石阶,远远看见书生意气的许仙,是为一见倾心,更是前世里的纠葛,她修行千年下得凡间只为报恩,可在我看来,这只是红尘里的宿命而已,谁会遇见谁,谁又是谁的谁,总会在前世就已注定,今生相遇也只为再续前缘。虽然故事只是故事,只是一个神话,可西湖满池的莲花却叫我如何也忘不了。娇柔的,淡雅的,含苞欲放的,露水沾湿显现空灵的,总之是仪态万千,叫我心旷神怡。
莲是花中君子,清高淡雅,傲视脱俗。《红楼梦》中黛玉孤傲清高,目无下尘,容不得世俗。莲花之于黛玉,亦是伯牙之于子期,是为益友,更为知己。也正是因为黛玉的心高气傲,所谓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才会在最后孤独的绝望死去,留给世人的也只有淡漠的同情和旁观。大观园是清末的缩影,曹雪芹用字字皆血泪描述了一幅幅辉煌壮丽的人间烟火图,在这座梦与痛的豪宅中,每个人用他们的一生为我们演绎了一场场人间百态,这是一个时代的悲歌,更是最后的杀伐挣扎,但也终是徒劳。虽是君子,却也难逃凋零的命运,莫不如人,唯有珠圆玉润,才可做到万古长青。
昆明湖上千帆过尽,碧波环绕,细雨靡靡中,遥遥听见秋水亭悦耳的二胡凄婉悠扬,问了身边的友人得知曲子原是红楼梦中黛玉赫然长逝时影视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