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没有出门了,晚上趁着下楼扔垃圾,去外面转转。
马上就是新年了,以往这个时候,小区大门口就要贴上喜庆的祝福语,小区里也要拉上各色彩灯了,可是现在却觉得四处都冷冷清清的,感受不到一丝新年的气息。
教研会的时候,组里的老师说她正在医院看护自己的老父亲,老人因为感染新冠现在也是大面积“白肺”,情况危急。想想,有多少人在忽然之间,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要和亲人生离死别,这是怎样的煎熬和痛苦呀!
慢慢地散着步,心里觉得闷闷的,堵得慌。
不止为这病毒。不止为这萧瑟的环境。
下午班会课,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学校的新年祝福视频,彼此分享了自己的新年愿望,一切原本都是很美好的样子。
就在下课时,和孩子们互道着新年快乐,招手再见时,我看到屏幕的那一端,一个妈妈把孩子按在床上,巴掌劈头盖脸,恶狠狠地朝孩子脸上、身上打去,甚至还用脚踹,孩子想要还击,也挥舞着巴掌,死死地揪着妈妈的头发,妈妈的巴掌打的更用力了……
会议间还有十几个孩子没有退出,我赶紧结束了会议。
副班打来电话,她很震惊,不可思议,孩子妈妈是怎样的心理和愤怒,要这样对自己的孩子?怎么能下得去手!
我也觉得惊骇,在我印象里,这是一位把自己孩子放在心尖尖上的妈妈,孩子之前在学校受到一丁点委屈,她都痛哭流涕、担心不已,害怕给孩子留下心灵创伤。就是这样的一位妈妈,此刻,像对仇人一样,对自己只有8岁的孩子大打出手。
到底是为什么?
拿起手机,想要给孩子妈妈打一个电话,但,鬼使神差,犹豫了一下,电话没有拨出去……
上次,课堂上,孩子因为背课文背错了一句话,我看到屏幕对面他和旁边的妈妈吵了起来,边吵边哭,边哭边打自己的妈妈,下课后我赶紧给他妈妈打电话,但是家长怎么都不愿意接。
这是一位平时很要面子的妈妈,刚才的情绪失控,也许她压根都没有想到,屏幕的对面还有老师和班里的同学……现在她正在愤怒的极点,我打过去,她会接吗?会愿意和我交流吗?
可是,不闻不问,我心里就像有块大石头堵着,压着,喘不过气来。
低头看看,我今天刚刚抄写下来的一段话:“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这一部分非常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对焦虑和危险反应激烈。情绪化和存在有害压力的早期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消极且反复无常的父母语言,会对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发育不全,并最终危及孩子和他们长大后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我忽然有些明白,孩子情绪为什么那么容易失控,为什么和同学之前容易发生摩擦,而且每次都要恶狠狠反击的原因了。
在父母对着孩子大声斥责,大打出手时,愤怒的头脑不会思考自己的话语,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的以后有着怎样的影响,可有些伤害并不是事后一个拥抱,几句道歉就能消弭的,这个场景会深深刻印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对孩子以后的自我及情感控制能力、社交能力带来不可逆的消极影响。
很多时候,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让事情更加严重了。
不管怎样,作为老师,不能坐视不管,还是要及时疏导,不能让矛盾升级。不能等到一些伤害已经无可挽回的时候再后悔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