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海南|薏粑

      去年过年,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驱车回广西接母亲。母亲再三叮嘱我们买几百个薏粑回去。外婆家其实也有各色各样的糍粑。但是,母亲中意海岛有椰子香的薏粑。

    “薏粑”这个名称是根据海南地方方言直接翻译而来的,也称作燕粿、忆粿、椰子粿。在海岛农村逢年过节、入新宅、嫁娶……总会手工制作些自己吃或送朋友吃,香香,甜甜,糯糯的。它象征吉祥和幸福,丰收和欢乐。

      街头巷尾,老爸茶馆里,都可以见到薏粑,也有很多餐馆把薏粑作为餐前饭后的甜点。作为贺礼的薏粑,表皮中央都会印有红色的小圆点,寓意着红红火火,寄予美好的祝愿。各地方制作薏粑的大小不一,琼海有一种两个手指头的“袖珍”款,一口一个,吃态也显得文雅,甚是喜欢。“大个子”款的,常常会不小心从嘴角掉出些馅来。

    薏粑,主要用糯米粉,加花生碎、白糖、椰丝、芝麻为馅,用椰子叶或者芭蕉叶包裹。剥掉外面的一层绿绿的叶子,轻轻地咬一口,粘粘的,软软的,甜甜的糯米,香香的,脆脆的碎花生,还有一股清清的椰香。

      那清香的椰丝与软绵的糯米完美演绎了海岛的独特风味。海岛人并非只爱这香甜的风味,更爱的是这可爱的小团团包涵的美好期望。而我,起初只是贪恋薏粑的糯香,随着时间的沉淀,如今却不单单是这样了,而有更多说不明白理不清楚的感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