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上海在我脑海中是宽宽窄窄的巷子曲折深邃悠长;是巷子口冒着热气用牛皮纸包着的美味香肠;是母亲同事伯伯一家三口不到20平米,却仍盛情邀请初去上海的我和母亲落脚的小窝;是大哥哥和父母一帘之隔而睡,为我和母亲让出的唯一一间卧室;是楼梯间下大哥哥房间的书桌,小床和绿箩;是离家几日母亲写给父亲的信“亲爱的桥……”。
还有大上海的哈哈镜,那可真是一面面神奇的镜子!我看着这面镜子里矮胖的自己,那面镜子里高瘦的自己,还有腿长的自己,身长的自己……哈哈大笑,让年幼的我记忆犹新。第一次到外滩,看到具有异国风情的各式建筑让我大开眼界。第一次坐轮船去看海与江的交界处,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
在当时九岁多的我眼中、心中的上海,是模模糊糊,又热气腾腾,冒着水蒸气哈湿了镜片,让人心头一暖的感觉。
十七八岁的时候,第二次去上海,身份是导游。在东方明珠让团友们参观的间隙,我到附近一家大型超市准备买些喝的。一进超市,我就成功的被货架上令郎满目,带有中英文标签的商品吸住眼球!国内的,国外的各种商品一应俱全!辛苦了几天的我疲惫瞬间一扫而光!看起来喜欢的,没见过的就选一些,我们这么辛苦的奋斗不就是为了看到、用到更好的,不断提升生活品质,拥有更多选择自主权?一边选一边觉得:生活在大都市真好!这么多的资源可以随意挑选,享用!临了,还奢侈的来了根二十多元的哈根达斯尝尝味道,毕竟在那个年代——2000年初漯河这座小城麦当劳,肯德基都还没有入驻。
第二次去上海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商品的多样化让生活在小城的我羡慕不已,只恨自己没生在上海这座只要努力奋斗,拥有资本,就能拥有更多更好选择的国际化大都市。
2019年春节,我再次来到上海,这次是我和先生带大闺女到迪斯尼乐园游玩。
下了飞机直接去订好的酒店。一路上发现上海的街道异常宽阔干净整洁,我们住的酒店临近迪斯尼乐园,不属于闹市区,小区居多。出了地铁口,我和先生、女儿步行约十多分钟的路程。上海的街道好似被水冲刷过般,连地砖的缝隙里都看不到一点污迹,路上行人很少,两旁道路上一排排的树迎风而立,清爽伸展,树的旁边就是一幢幢的居民楼,安静惬意,默默生活。
安顿好行李,我们三口就出门觅食。门口刚好有家状元红火锅店,去了上海不吃沪菜吃火锅,也只有我们这随性一家人了吧!谁料想火锅竟特别好吃,很有上海特色。记得之前漯河有家餐厅主推上海菜,上海的菜软软的,甜甜的,糯糯的,一如江南的女子般温婉动人。它的火锅没想到竟然也是如此:重庆口味的底料,上海风味的菜式,让人品出不一样的好味道,令我们一家至今念念不忘。
这次在上海坐地铁,我的深刻感受在朋友圈当即发出——“上海人的地铁抢座大战堪称一绝,像我这种出门很“放得开”的人也自叹不如!北京人上地铁不紧不慢,顺其自然,宁可站着也不失京城风范。上海人简直了,眼睛都跟不上他们那抢座位的速度,真是满心满眼,满满的都是座儿,瞅准一个方向,冲!十足的市井气!接地气!精明体现在每时每刻。我都看傻眼了,唯有站着,方能体现河南人的高贵风度。”其实写下这段话,也是说出了上海人快节奏的生活与朝气蓬勃不服输的精明性格。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城市名片,上海,这座古老的新城,已经从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穿着旗袍,浓妆淡抹的妩媚女郎转变为干练利落,时尚简约,大气磅礴,有着精致妆容的职场女性。这座城市就像三十多岁的成熟女性般成熟稳健,大步向前,正绽放出一朵最艳丽的明珠之歌!
上海大气!大气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