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必须要有充盈强大的正能量。正能量可以理解为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而这个“浩然正气”需要【善】的能量滋养。故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气功是“善养浩然之气”的最佳途径,是以人为本无需药物自医医他的医之道,长寿之道!而践行此道且向世人证明了其价值的寿星老人墓冢,就在距离筆者不到二十米的地方,让筆者莫名的有些忐忑激动。
戊子年正月初一彭祖山的夜晚,被寒冷和寂静笼罩着。筆者裹着几床被子盘腿坐在硬板床上,“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地呼吸吐纳,渐渐地沉浸下来与周围的环境溶为一体,进尔扩大至苍穹环宇。
人只有在静下来的时候才会理清头绪,慎终追远。白天上山时的某些片段浮现出来,特别是刚入山门时,便有热情的导游走上前来介绍彭祖仙山特色,并不断的反复念叨几句,好像只有在彭祖这一特殊地方才能听得到的养生顺口溜: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人补,人补不如自补。
记得当时晓英的先生曾经向年轻女导游讨教过具体是什么意思?导游可能是太年轻经事少亦或是女子的缘故,被问得有些脸红不自在和尴尬,随便吱唔敷衍几句便过去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于从事数十年养生实践的行者来讲,已然判断出个大概。只想等到天明到彭祖山心脏地带“养生殿”,好好探究一番后再印证所学。
修行人是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这二者构成了修行者生命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而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获得,是建立在坚实生活阅历基础之上,是由一个个巧合、偶遇、打击、磨难、开心、快乐、痛苦、悲伤、无助、无奈等等尘世间的“甜酸苦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乃至“生离死别、劫后余生、诸般历练”复合组成。这是上天或曰道给予其候选人的考察检验!
古人对于那些成才者之所以成才的原因,结予了精到的总结: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舜是从田野之中被任用的;傅说是从筑墙的工作中被发现举用;胶鬲亦是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挖掘任用;管夷则是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则是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更是从市井中被举用进而登上了相位。(这些被重用的人才,无一不是处于低位,且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后被委以重任的。)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让他涉足红尘,违愿连连而至其内心痛苦。同时也让他筋骨劳累,经受饥寒交迫之窘境,导致肌肤消瘦,贫困无助,更让他做的事情错乱颠倒,不尽人意。通过那些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以达到引起其内心警觉,从而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人由于经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由于内心痛苦,思虑受阻,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当这一切展现至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最后才被人了解。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以及辅佐君主的贤人能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便会因丧失防范的警惕而导致灭亡。
上述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促使人提高生存能力,而安逸享乐则会导致灭亡。
人是需要信任与支持力量的,尤其是生命或生活处于低谷时期,倘或有人对你说一声坚持,或者伸出援手,那种雪中送碳和绝处逢生的感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晓。
筆者如此坚定地上彭祖山,祭奠和探索华夏历史上最长寿的寿星彭祖,绝不是一时冲动和心血来潮,而是有其背后有形无形的强大力量使然。
在筆者有限的生命中,有记忆的生死考验就有五次:食物中毒被医生救没毒死;陷身火海被人救没被烧死;水里淹三小时被救没有淹死;战场上幸存也没死;历经生离死别、爱亲别离、悲痛欲绝自杀没有死。
这些存留于身心意识深层的诸多问题,都是在修练气功或曰修道的过程中才得以逐渐清理。可以说气功和修道让筆者灵魂身体重生。
气功如此好且不花冤枉钱的一个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医己医人、自利利他的功夫,在筆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然而看似简单却无比好的东西,背后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陷阱。如果人类将这些秘密揭示些许,无疑是件善举!这是筆者梦寐已久要到彭祖山窥秘主因。
而已经向诸位有缘披露过的第一次到泰国曼谷,参加第五次国际气功会议暨首届国际健康健美长寿大会,手拿北京李春生老师亲筆给大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同样出生于湖北武汉的老乡夏双全教授的介绍信,却惊闻已然作古的消息,那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只有当事人才知道,这是促使筆者探究夏教授作为气功师却英年早逝的冥冥动力。
况且夏教授名字里也带有一个“双”字,让筆者误以为和自己一样也是双胞胎兄弟出生,其中的错愕与不解任谁也会思考再三。
以下是筆者从百度搜索到的夏双全教授工作简历:
“夏双全,男,1953年5月,出生于湖北武汉市。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留校任教, 攻读气功硕士研究生课程,攻读传统医学获得博士学位。由于在教学、科研、临床特别是《人体脑功能控制调节》的航天医学实验研究上取得创新、突破性的成果,1989年破格聘为:教授。原任武汉体育学院气功教研室主任、教授、气功大师,学科创始带头人。双学位、研究生、留学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第四任气功教究室主任、ET脑功能研究室主任、创始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爱尔兰中医学院名誉院长等职务。
特长
将传统医学、气功与脑科学相结合,激发潜能,调节身心和谐,保养大脑,从整体调和治疗疾病,延缓衰老。
【探索人体潜能和宇宙大自然的奥秘,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在地球上,使人从世俗中解脱出来,还其真我】。
主要贡献 学科贡献
一、创立了气功学科,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气功登上了高等学府的大雅之堂。80年代初,首创人体科学学科,成立气功教研室发展到武术气功系。创建了气功人体科学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整体模式,取得了成效,得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人体科学学会张震寰理事长的好评。
二、创办进修大学,经全国专家论证专业。气功教材体系列入国家教委“全国高校接受进修教师目录”权威性文件中。
三、创新性地制定了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四、在气功结合体育的实践中总结出三条新观点、五条结合效应,并帮助运动员调动激发潜能,破了纪录。
五、首创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ET脑功能研究室,引进航天医学高科技第五代“Super ET高级脑电分析系统”,创编建立了“脑潜能气功学”教学体系——“Super ET脑科学三维一体诊治新模式”,“整体调和治疗疾病延缓衰老”,“中枢神经递质兴奋抑制与传统医学阴阳互鉴”三个系统。
发现脑太极图
是首个在国防科工委航天医学研究所的ET脑功能新技术检测中,被检出大脑六种主要神经递质在全脑的分布形成太极图的人。他有一系列气功潜能状态与脑科学新发现的指标参数,在与国防科工委合作的科研成果中,其中一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载入已出版的《ET脑功能研究新技术》一书中。 得到钱学森、张震寰、邓铁涛、梅磊等专家教授认可和支持。系列的ET 检测研究课题中,有一项获省中医药管理局鉴定的省级科研成果(2006年)。
创新发明人体潜态脑太极仿生仪,通过物理方法激发大脑潜能,开创人类仿生物理治疗、保养大脑神经系统的新途径。 所发明的人体潜态脑太极仿生仪,已获发明专利、医械准字、国际标准。9项中标课题。2000年至03年分别与军医大学、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合作,完成“破译ET脑波相关频率密码与多探头圆针结合治疗高血压、戒毒、肝癌小鼠的实验和重复实验” 三项中标课题,又有几项新发现。
在高等院校创立了气功学科,创建了气功科学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整体模式。从事气功教学二十多年,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各专业本科、专升本、七年制《医学气功学》课程公选课、限选课的教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
筆者将夏教授的简历及为人体科学研究所作的杰出贡献摘录书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此基础上承继夏教授当初未竟的志向:
探索人体潜能和宇宙大自然的奥秘,使人类更好地生存在地球上,使人从世俗中解脱出来,还其真我。
同时也探究为什么如此一位在人体科学研究中作出举足轻重贡献、令人敬佩尊敬的气功教授,却在他步入中年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早逝。
细心的有缘者不难发现,夏教授1953年5月出生武汉,2006年11月去逝,年龄正好是53岁,两个53说明了什么?!
似乎成双成对的“双”字里,隐藏着某些玄机!
夏教授的离世,其死因是筆者探求多年未曾获得的困惑,记得当时寻问了好些与夏教援熟悉的朋友,都没得到满意的答案。
促使筆者踏上彭祖故地的,除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夏教授的困惑外。更多的是由于这些年教学及接触形形色色的病人过程中,隐隐约约的发现了一些隐藏在疾病表象背后的因素。
筆者是一个相信因果的人,每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及消亡,必然有一个背后无形力量或者说是【道】的力量牵引。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尤其易经和中医贯穿的整体哲学思想是: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一阴一阳的平衡运行变化称之为道。人们从道的变化中获得善的力量,这种“善”的力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人之初性本善的本性才能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