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35年前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制度。当下,“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只有掌握“四下基层”的“实”字秘诀,“实”下基层,与“实”俱进,才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面貌。
宣传政策要“沉得下”,以脚步向下贴近实情。“不能还是习惯于过去‘台上讲、台下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而应当是深入家家户户,把思想工作做到每一个农民的心坎上。”这是当年习近平同志对宁德干部的恳切叮嘱。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沉下去”,才能“讲”进去;只有“目见之”,才能在真看真听中获得真感受。党员干部要走到一线、走向群众,把呼声听清楚,把诉求摸透彻,对症下药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让宣讲饱含“真情味儿”,使基层干部群众感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亲可近、科学可用。
调查研究要“心贴心”,以真诚相待赢得民心。调查研究下基层,要调得清楚、研得透彻、究得深入。党员干部要“身入”群众家中、“暖入”群众心头,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顶在心。切实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请群众“把脉”、向基层“问症”,找准问题症结、研究治本之策。不能见面“隔着车窗”、到村“鞋不沾土”、走访“摆个样子”,给调查研究套个“虚架子”。
信访接待要“摸实情”,以担当作为解决问题。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信访接待下基层,要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把群众的声音作为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品。党员干部要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推动干部多下访;变被动受理为主动解决,实现群众“事心双解”。进村入户更知群众需求,走进车间更明企业难处,党员干部要推“百家门”、端“大碗茶”,同人民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现场办公要“问实效”,以忠实尽责纾困解忧。基层是第一线,是前线,也是火线。现场办公下基层,将办事端口向下移动,直面基层群众,不仅能快速掌握基层民生和治理现状,还能促使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排解在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去,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既要稳扎稳打、现场就办,又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实打实”解忧纾困,打通改革发展的堵点,真正地办实事、求实效、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