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这句话出现在《论语》的首篇之中,朱子在解释篇名的时候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这一章自然是离不开此意,可谓为后学者学习之总概括,而且被清朝的李毓秀夫子编入《弟子规》,作为其“总叙”,并以此展开全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是我的入门之学,后来才知道其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儒家的经典中摘出来的。虽说跟着老师们学了这么些年,但自己真算不得好学生,没有沉淀下来点东西,还处处虚得各位老师厚爱,惭愧至极。
近来在老师的教导下才开始看起了注书,当然也得益于去年通读的100遍,熟悉了文本;外加读完了繁体竖版的《史记》,至少增进了文言文阅读的功力,这才更容易理解朱子的精妙注解。
今日读到这第六章,关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所感触,也是因为认真诵读了朱子的注解。
①程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而先文,非为己之学也。
儒家之学,即君子之学,杨老师经常跟我们强调,“君子是对自我有诉求的人”,这也能体现出上述的“为己之学”之意。
②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
《大学》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君子之学,最要紧的就是分清本末,否则只是云里飘雾里绕。有本才有末,并且才能源源而不断。
③洪氏曰:未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
这里提到了《论语》中的另一句: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质”与“文”也许不太好理解,但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则是广而传之的。君子之学,不仅需要“知”,更重要的是“行”。“则以学文”用的是“则”而非“可”,说明“行有余力”之时,必然要学文,即要“知”。
阳明先生还说过: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
关于这一句,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提出了“行知行”的理论,并且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这里我并不觉得他们是在争论“知”和“行”谁先谁后的问题,大家也都会认同“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
前面说了,“行”是本,“学文”是末。
《周易·系辞上》里说: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百姓日用而不知”,说明“本”已深入人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这也是几千年来纵使文化几兴几落,最终还是能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君子之道鲜矣”,则是一句感慨,只有“知行合一”才是君子之道。“行”而不“知”,容易偏离原来的道,用我们通信人的话,叫“失真”。
④朱子曰:力行而不学文,则无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而所行或出于私意,非但失之于野而已。
朱子在这里说“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其实引出了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思”。
在儒家思想中,“学”和“思”也是并举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思”“行”更是治学的要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由“知”到“行”需“思”,反过来,由“行”到“知”更少不了“思”。这里倒有点化学里“催化剂”的意思。
最后,以高中教室黑板上方的标语自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劝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