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读书系列之一
〈写在前面:小孩子该读什么样的书?虽然也注意了一些专家和父母的意见,但还是模模糊糊,又加上自己儿时根本就没有看过多少课外书,所以对此问题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趟吧。但是小孩子分辩能力毕竟有限,且总归有些书不一定适合他们读的,这与畅销与否无关。比如现在书店里被孩子翻看最多的就是那些虚幻、奇异、灵怪的魔幻书,女儿也爱看,我没有正面制止,但在我的提醒下她看了同学的几本就不再看了。小孩子开始可能对故事性强的书兴趣大些,容易被吸引,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慢慢对描写、意境、思想、情感就有概念了,但故事性还是要有的。女儿对几位畅销儿童书作家的童话书都有兴趣,都是故事性、想象力丰富的正情趣读物,自然喜欢。我试着引导她看那些大家写的典雅词句、优美意境、感情纯粹的儿童文学作品,她也看但是兴趣明显不如童话系列〉
国内儿童文学经典作品 《草房子》受到持续好评,女儿有一次从同学那借了一本回来准备看,刚好我买的也回来了,就说给同学的还了看自己的吧,谁知阴差阳错竟这样一放到现在女儿还没有开始看,难道真的是书非借不能读也?
无意间我这几天抽空把它看了,看完感觉就像秋夜月光下的行走,静谧美好,纯真隽永。虽也有悲欢离合,但终归一切还是要归于日常平静,整篇叙述安静若静水深流,不着急不浮躁。应该说是名副其实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词语干净朴实、意境优美、故事平常自然、感情纯粹真挚,与其说是一本文字组成的书,倒不如说是由各种因素编织调和的优美恬静淡雅的画卷。
合上书脑子里流淌的全是一幅幅如封面一样优美的田园画卷,湛蓝湛蓝的清澈天空似苍穹一样笼罩着大地,些许随意流淌的白云随风飘动,近处是袅袅炊烟升起的村落,在纵横交错的田埂边上是稀稀落落的杂树,还有或深或浅的野草。
蜿蜒弯曲的小河在某一处与宽阔 的大河交汇,大大小小的青石桥上每日都有匆匆的脚步,岸边有捕鱼的伯伯,水里有嬉戏的少年,小河里有争相觅食的鸭子,大河里船来船往,在河湾处总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荡。
远处不高的山坡上铺满绿油油的的野草,一阵风吹过,点点白羊若隐若现,向阳的斜坡上躺着嘴里叼着草杆的牧羊少年,正在眯着眼睛试图迎着射下的阳光看清太阳的模样而且脑子里还经常做着各种激动人心的幻想……
在一条大路的尽头有一个依水而建的大院子是个学校,里面有整齐而漂亮的草房子,每日附近村庄的小孩子乘着日出跳跃而来进入这个院子,迅即分散进每个草房子;傍晚又伴着斜阳冲出一个个草房子、冲出这个大院子,然后消失在每条或宽或窄的小路上,就这样一日又一日……
这其中有一个小孩叫桑桑,因为爸爸桑乔是校长,所以桑桑基本不用出这个院子,整日生活在这个大院子里的草房子里。
桑桑善良,他养鸽子爱小动物,他与人为善,不嘲笑欺负如秃鹤一样有生理缺陷的人;他同情蜷缩在校园角落与艾相依为命的秦大奶奶并与她感同身受;他怜悯帮助没有母亲不知父亲是谁的可怜的纸月;桑桑合群,班上的小孩子都愿意和他玩耍,就连大家都不愿接近的怪戾孩子细马也能和他成为朋友,人缘一度超越了当时的“富二代”班长杜小康。
桑桑聪明、敏感,他比班上的同学情商都要高,他虽然还搞不清有些懵懵懂懂的东西,但是他心存美好,并珍惜这份美好;对于同样善良而且好看但是孤单的纸月的一言一行都牵肠挂肚,对于胆敢欺负纸月的坏孩子舍身打击;而且对于纸月的身世去了一趟浸月寺似乎联想到了某种联系,但还是不甚明白。
对于蒋一轮老师和白雀之间的前前后后,他一直坚信他们应该在一起的,所以才像做一件神圣的事业一样甘于充当地下信使。
当然桑桑也有那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嫉妒心,所以才会与高富帅杜小康之间的磕磕碰碰,但是不记仇,终究还是好朋友。
桑桑固执、突发奇想,不定某一天就会干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此经常被父母痛打一顿。
照理说,该书符合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所有特点,但是看完之后我反而觉得暂时还是先不让女儿看了,也或许是我多想了,但是这是我的真实感受。
就是里面有太多的篇幅叙述桑桑与纸月模模糊糊的情感,虽然很美好,但是是否应该浓墨重彩?尤其对于纸月身世的安排,是否有点戏剧化,出现在儿童读物里是否合适?
还有就是老师蒋一轮和美人白雀之间感情纠葛篇幅较多,是否实属必须?当然,这样安排设计,会使每个人物的形象可能会更丰满立体和具有变现力,但是对于阅读对象还是感情成长参差不齐的小孩子是否适宜呢?我不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