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台风过后,整个天空仿佛被这个飓风吹得干干净净,月亮比往常更加皎洁清亮。原来是中秋离我们越来越近,就只有三天的等待。抬头望月,已是年过中年,过着油腻的人生,回忆儿时中秋,多的是一份对家人的牵盼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忆中,每到中秋,家里很早就准备了中秋的食材,板栗、花生、毛豆、各种时令水果,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月饼......真的很丰盛。如今这些在今天看来,就菜市场走一圈的事情,很简单,但是在20多年前,准备中秋的食材可是要花费家人好大的精力和财力。尤其是月饼,并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中,月饼都是要到供销社去买,而供销社的月饼是自己做,并且做月饼的只有两个阿姨,供应一个乡镇的中秋的量,可想而知,为买一个月饼是如何的艰难,为买一个品相好点月饼,还找找关系。
中秋当日,家里所有人都回到家里,尤其是在外的读书的哥哥回来,更是增添了浓浓的团圆味。家乡有一个习俗:拜祭月亮,拜祭月亮的需要准备高粑粑(农村人自己用米做的蛋糕),和哥哥在中秋当天就围绕着奶奶转,现在想起,真想回到过去,给这个画面拍一张照片,永久存留。
一顿丰盛的晚餐过后,引来了中秋的重头戏——拜祭月亮。我们把中秋所有的美食都一一整齐地摆放在屋顶的桌子上。我们哥几个在奶奶的带领下,虔诚对月亮祈祷。祈祷自己学习进步,家人平安,五谷丰收。那时候,总是期望早点结束拜祭月亮的仪式,因为拜祭月亮之后,就可以吃香喷喷的月饼。一个字,馋。终于可以吃月饼啦,大人一块一块地递给我们哥几个,小心地捧着,红色的,中间夹杂的白色豆沙,还有很多芝麻,闻闻忽就觉得香。一大口下去,那个香啊,满口生津,回味无穷。现在在想那个味道,虽说月饼的种类更多、更精致,真没有儿时那个味道了,那是回忆中的味道。
一天晚上,一家人其乐融融,吃着月饼,板栗,花生....谈论着种种趣事,讲到高兴的地方,一家人都哈哈大笑,欢快而祥和。而我们几个小孩则大吃特吃,吃到海枯石烂,天荒地老,直到吃不下为止。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怀念以前的时光,虽然大家都不富裕,但是并没有贫贱之分,大家都和和睦睦,开开心心,一家有事,大家都很热心去帮忙,是真正意义的一家人。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
偏皎洁,知他多少,
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
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