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文凭的改革家——许元
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粮食短缺,每年都需要通过南方的供给来满足所需。而运粮通过通济渠、汴河时需要引黄河之水,一旦遇到枯水期或黄河决堤时,京城粮食便供应不上了。群臣上下非常忧虑。
这时,担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想起了一个人——许元。许元有才干、头脑活,处事果断、敢于创新,非常适合解决棘手问题。比如有一次,许元以恩荫出仕泰州推官时,当地海防士兵千余人逃回家乡,连泰州太守都毫无办法,许元挺身而出,叫逃兵出来说明原因。大多数逃兵对许元不了解,不敢回话,其中三个胆大的,想着太守都没办法,你一个小小的推官能拿我如何?毅然出来应对。许元立马呵斥左右将这三人拿下,宣布造谣惑众的就是此三人,其他人都是被蒙蔽,不知者无罪,既往不咎,速速遣回。逃兵之事很快就平息了。
范仲淹举荐许元,却遇到了一个麻烦。原来许元虽然是官二代出身,其父许逖也曾出任过校书郎、监察御史等官,但自己却连举人都没考中一个,相当于没有文凭。宋代鼓励百姓读书做官,重视科举出身。许元没有学历,仁宗也无法衡量他的才干,于是犹豫不决。范仲淹为了让仁宗下定决心,不仅极力夸赞许元“才力精干、达于时务,”而且积极作保,甘愿承担许元办事不力的举荐失察之责。仁宗于是下定决心任命许元担任江淮两浙荆湖发运判官,也就是皇帝特设的发运使的助手兼监督。
许元上任之后,很快表现出了非凡的见识与决断力。许元先是考察了解了京城缺粮的情况以及粮食运输方式的现状,然后在过去的运粮线路的基础上,革新了运粮方式。在此之前,运粮的负责官员多是想着解决航道本身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堵塞通哪里,哪里搁浅了就到哪里去拉一把。这种方式不仅让官员们手忙脚乱、焦头烂额,而且运输成本很高,还经常延误京师的粮食供应。许元查看之后,果断改变了运输方式,将长途变为短途,将直接从南方仓库运粮,到发动沿岸州县的力量,接力式运粮。
具体操作方式是:先由靠近北方的沿岸州县保留三个月余粮,其它粮食先供应给京师;再由远些的州县补足发粮的州县,如此这般,直至南方的粮仓。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得运粮的安全系数提升了,还将沿岸各州县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顺利解决了每年的漕运难题。
同时,许元治理腐败也很有一手。出任发运判官不久,许元发现了一个现象。由于船钉敲入船中,不好计数,许多官员都虚报使用的船钉数量,中饱私囊。这一现象由来已久,大家也都见惯不怪了。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发现小拿小贪不及时惩戒,官员就会以为朝廷默许此事,长此以往,就会发展成为大贪大蠹,给国家和百姓的利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许元果断出手,先命人抬过一条新船来。不是钉子没入船中不好计数吗?那好,那就把造成的船烧了,等木头都化了灰,钉子总会暴露出来吧!看看造成一艘船究竟用得了多少钉子。
这一招非常有威慑力。官员们面面相觑,冷汗直流,大气不敢出一声。待船身烧尽后,许元命人将钉子悉数捡出过称。这一过称不要紧,当事官员都脸红到了脖子根,就想找个地洞钻下去。原来,一艘船实际用去的钉子仅占到往常所报数目的十分之一。这固然说明了官员的胆大妄为,但根本原因还是制度的漏洞让人有空子可钻。许元于是将此实际用钉数量作为以后造船用钉的定额,过去的贪污行为不再追责。相关官员松一口气,以后自然兢兢业业,不敢再动歪脑筋。
宋代有几次较大的变法改革,都不是特别成功。改革并不一定要动大手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革弊创新,用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许元学历不高,但处事果断,富有生活智慧。这使得他在改革的时候可以以目标为导向,摆脱旧的思维束缚,不受过往做法影响,迅速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