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L人生系列汇报之12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俗话,又称俗语,是指由普通大众创造且在普通大众中广泛流传的语句;其特点就是通俗易懂。
我个人理解,“通俗易懂”的俗,指的就是我们这些普通大众,简称“俗人”。据说,俗人的反义词是仙人;俗人住谷底,仙人住山顶。所以俗人要去求仙拜佛,往往少不了翻山越岭。
人生,就是一座山。
01 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
俗语的本质其实是指字面意思和实际意义相同,特殊情况除外,比如“我去……”
所以“活到老,学到老”是什么意思?就是只要还不老,就要不断学习。那么什么时候才算老呢?
“老”,《说文解字》中谈到:“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hua),言须发变白也。”译为“老,老年人。七十岁叫老。由人、毛、会意。”所以,从字面意思看,我们要至少学习到七十岁。
这句俗语据说已经流传几千年了,能流传下来,想必俗语不俗,大概是很多人都在老或死去的时候真正认识到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道理往往与“为什么”有关。
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呢?不学就活不到老吗?当然不是,如果是这个原因,我们为了长生不老,谁都不会学习了。
不同人生阶段的学习,应该是对人生有着不一样的作用和意义。
小时候的学习,是为了生存;
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是为了发展;
中年时期的学习,可能是为了遇见未知的自己;
老年时期的学习,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意境是乐趣。
02 什么是“学”
由于我们普通大众几乎都认为自己是“活到老”的高手(比如活的年龄,比如活的难度,活的曲折活的不容易),所以我们直接跳过“活到老”,进入“学到老”,交流一下这个“学”。
什么是“学”?从小我就认为,学就是学习呗!包括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多年,我一直这么认为。
在后来从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在有了孩子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包括帮助渐渐老去的父母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和方式的过程中,我对当年领导教给自己的三句话才茅塞顿开。
这三句话是自己在长城华北公司做部长时,我的总经理许宏泉先生对我的教诲,这是我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良师益友;而这三句话也成为目前我和员工与孩子交流最多的语言之一。
关于“学习”的三句话:
学习学习,边学边习。
习比学更重要。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做到。
由于“学习”这个词展开来比较复杂,一段文字并不能说透彻,同时“学习”也是后期我们一起交流的《从平庸到优秀》一书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有“什么是学习”也不是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所以我先简单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学和习是两个词两个动作。学习不一定是改变,知识不一定变成智慧。
学习的东西,如果不能由记忆转化为知识,由知识转化为智慧,无论在学习上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可能对我们“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这一美好的想法,并没有什么实质帮助。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甚至连记忆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保持和遗忘是一对冤家对头。
学习,是一门可能终生要学习的学问。
03 学习什么
学习不是目的,是我们让人生变得更美好的方法和手段之一。
方法和手段要为目的服务。
目的,最大的目的,就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就是“必须努力去做一个这样的人”。
一个想成为建筑师的人,要学习建筑学;一个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要学习心理学;一个想成为医生的人,要学习医学。这方面的学习我们可以称之为专业或者业务方面的学习。这种学习,更有助于事业上的成功。
无论想未来从事什么职业,到达什么高度,除了专业方面的内容,作为社会性动物,还要学习太多太多的东西——比如“沟通”,沟通又需要学习表达、倾听、反馈;比如教育,无论你是领导还是家长,等等。这种学习,更有助于生活上的幸福。
都说知识是一个海洋,不能见什么学什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是根据自己的“人生”需要。
所以,人到一定年龄,要开始依据人生目标确定自己学习的需求;在人生目标和自己已知之间,确定还有哪些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做管理的常把理想目标和现实状况之间的这种差距,称之为“问题”。
有问题不可怕,明确问题不就可以付诸行动解决问题了吗?不就问题越来越少目标越来越接近了吗?
从这个角度讲,最需要管理的就是我们自己的一生。所以,不管您从事什么行业,建议多学一点管理学。
把这种需要学习的东西明确下来,看看有多少版块,需要读哪些书,走哪些路,做哪些事,需要请教哪些高人,然后制订具体计划,老老实实去学,去习,去做,去改变自己(注意,不是简单地买哪些书看就可以了)。
我个人认为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这种需要学习的东西”,我把它称之为“个人知识地图”。
所谓地图,就是帮助我们从当前位置顺利到达目的地的工具;
知识地图,就是当前水平到人生目标实现,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要通过学习,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才可以让我们在这条凶险但又精彩绝伦的人生之路上保持正确方向下的前行,不断靠近并到达人生目的地,也就是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
关注梁言相劝,阅读《YTL人生汇报》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