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写给学校的书信集,它既是写给学校的教师,也是写给学生和家长的。它以探讨教育为主题,同时涵盖了很多人生的重要问题。他一生的思想要义就是“认识你自己”,所以他说“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了解你自己罢了。”
今天早上读的是,第五节“知识-积累知识不能通向智慧”。开篇就是“知识不会通向智慧。我们积累了关于很多事情的大量知识,但是要按照学到的知识去明智地行动,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在此,有必要明确一下“知识”和“智慧”的定义,下面是来自新华字典的解释:
知识:①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 ②有关学术文化的 ③相识;
智慧:指人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看完这些解释后,我突然想起昨天晚上在德林心理机构参加成竹大师《沟通大师》的沙龙,当时好几位参与者都说到了“我们拥有可很多知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其实,单单从字面的解释上我们就可以直观的看到,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详尽,但对智慧的理解却还只仅仅停留在“聪明”的层面。我又查了词典对“聪明”的定义:①视觉听觉灵敏 ②智力强。
我们对孩子最高的评价是“聪明伶俐”,通过各种的训练、培训和强化,我们培养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特别是通过“考试”的方式一路都是对“知识”和“聪明”人才的选取方法,所以我们也就想当然的认为学了很多知识,有了很好的学历,就有机会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事实却不是如此。很多人都在书本里找人生的答案,很多人都在师长那里寻求人生的真谛,却百求而不得。所以,我们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
昨天晚上的沙龙上,有一位女性因为她一直耿耿于怀于自己为什么不舍得用一张餐巾纸的问题,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困扰她的大问题,她说看了很多书,找了很多老师咨询,想找到答案。但却百思不得其解。
虽然她也承认这对她的生活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她就是想搞明白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从而陷入了对困扰的困惑之中。现场大家,各尽其能地帮她解决问题,但是都没有办法让她释怀,后来韩老师说了一句“她现在的状态,就是她丰盛生命的一种呈现而已。可能这一刻流经这里就是这个形态,可能下一刻就是其他的形态。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一刻,这位女士舒了一口气,就说“她感觉很舒服,被理解了,她也觉得这不是问题了。”在此,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人的模式,被认同、被理解,被证明是对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对一个人产生的根深蒂固的机械化的影响。
这个插曲恰恰解说了“知识不是通向智慧”。但我们总是在寻求知识代替自身的智慧。我们太习惯于知识的积累,甚至任何感知都想要有据可查才能安心。在这位女士也许是不舍得一张纸巾,在另一个人也许是不喜欢洗澡,各种状况不一而足。我们拿着这些问题四处寻医,四处求证,这何尝不是我们受限于用知识去面对生活的习惯。知识,总是让我们趋向于求同;智慧,却会让我们真正的从生活出发,过好自己的人生。但是本末倒置的人生却是比比皆是,特别是受过教育,有知识的人更习惯如此。
“知识不能产生智慧,智慧却可以运用知识。知道就是不知道。知识永远不能解决我们人类的问题,理解这一点就是智慧。
在我们学校里,教育不仅是要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多的是让智慧觉醒,然后智慧会利用知识,而绝不是相反。在所有这些学校里,让智慧觉醒是我们的重心。随之而来的问题必然是,如何唤醒这个智慧?采用什么体系,什么方法,怎么训练?这个问题恰恰表明你仍在知识的范围内运作。认识到它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就是智慧觉醒的开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体系造成了一种习惯模式,一种重复活动,都会使心此案如陈规,陷入一种狭隘的生活方式。学会去观察和理解知识的整个结构,就是唤醒智慧的开始。”(摘自《教育就是解放心灵》P12)
这一大段原文,清楚地阐述了克大师的观点。知识积累不能通向智慧,只有放下从知识求智慧的期待,那本身就是智慧的表现。最近有一篇文章《是时候建立你的知识体系了,而不是埋头学习》,这就是智慧的行为。智慧源自于观察,观察真实的世界和人,特别是对自己持续的观察,在这样的观察中,对人对事的智慧就会显现,从而摒弃了照本宣科、本末倒置的认知习惯。
其实,在教育和家庭养育当中,对知识的教条一直都是传统,对人的教条更是变本加厉。用“好学生”的“好表现”来衡量每一个性格各异的孩子,用“标准答案”来评价每一个孩子的好坏,渐渐地,每一个孩子成为成人之后也用世俗的成功标准规划自己的人生,最终导致“学了很多知识,依然过不好自己人生”的结局。才开始出现“勇敢做自己”的人生宣言。
想一想,是什么时候四肢健全的我们失去了“做自己”的天赋本能?我想也许开始于我们学知识的时候,决定于我们学了很多知识的时候,定格在我们已经把已知的知识和思想整合成了一个确信无疑的人生信念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还有一点点小成就的时候,恭喜自己,我们成为了大家眼中那个“对”的人,过着看似“对”的人生。
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结果,是时候深刻的反思了。
当我看到“积累知识不能通向智慧”的时候,内心窃喜,终于有人说我认同的话了,原谅我还是那个有知识没智慧的人。求认同是我们的共性。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排斥一切已知的知识,特别是与人有关的知识,因为那都是冷冰冰的文字,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我只对自己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有兴趣,我也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当从小被教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候,我的“数理化”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当我高考进入大学后,有努力学习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等等专业和非专业课程,再后来还辅修了经济法,整个大学几乎马不停蹄的上课、上自习,顺利的毕业,我还是害怕未知的这个社会。再后来,参加工作,谈朋友、结婚、生子,才发现学了很多知识之后,生活才是人生真正且唯一的挑战。
当一个人30多岁才发现这个道理还算是庆幸的,因着抑郁症、甲亢和肌肉萎缩的病症,甚至被预言2年之内会死掉的情况下,才激发出一个人为自己而活2年的勇气。所以,我相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但现在想想,为什么一个人一定要经历这些磨难才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也许就是我们总是习惯于用知识武装自己,从而蒙蔽了自己的心。就像克大师说的“知识的持续运动,无论它是多么专业,都会使心陷入陈规。”我们对知识的依赖,以及对固有生活的习惯,逐步让我们过上“不得不”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孜孜不倦所追求的教育带来的困境。感恩自己成为母亲后对自我的反思,有了推己及人的觉知和觉悟,最重要的是有机会在孩子成长的轨道上,时时为被知识束缚的孩子松绑,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人生有各种的可能性,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觉知和观察的能力,保持积极的好奇心,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跟随自己的心,而不是追随权威或者世俗的价值观。
当然,生活不一定都是美好的感受,不仅有“喜乐”、“开心”,也会有“害怕”、“恐惧”,但这些都是我们感知的一部分,无论是什么,都不要压制它,而是面对它,认真地观察它,就像克大师所说“如果允许恐惧讲它古老的故事,你就能了解它。”比如我很怕蛇,我愿意面对它,了解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怕蛇,而是灵长类动物都怕蛇,甚至让老公为我讲解为什么人类都怕蛇的缘由。也会去查看《圣经》中发生在伊甸园的故事。
我们一切的感知都是有原因的,就像那一位不舍得用一张纸巾的女士,也许这是她了解自己的一个最佳通道,不是纠结,而是满怀好奇地去探索自己,探索自己的家族,我们会发现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其实,这个世界只和我们自己有关,一切的人和事都是支持我们发现自己,超越自己,知识最多只是一个拐杖而已,不要崇拜它,也不要摒弃它,它也是我们认识自己的某种参考、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从观察自己和生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