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读到这首诗,不禁想起已逝的亲人,心中不免多了几许惆怅。两三年的光景,处处都已物是人非,不堪入眼。
小的时候,看着一代代老人逝去,那时候对于死亡是极其懵懂的,不知道这意义到底是什么;及至年长,自己最亲的老人一个个离去,不禁对于生死有了许多思考,终才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之意。
他们走了,有的经历过漫长的病痛折磨,有的走得如此匆忙,竟连最后一面也不曾与他们相见。留下的,只有我心里的愧疚无奈。
曾经一个人痛哭过,却无一人倾诉。王源有一首歌《这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初听时是十分有八分不赞同,现在听来却应了那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之意。
相识的人很多,相知的人却寥寥无几,而我们的亲人陪伴我们长大,即使没有达到“相知”,却对于我们来说至少相互懂得关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一如既往地庇护。
也许,我们都惧怕死亡,却也在心底最深处接受死亡,这是自然轮回的结果,无力抗拒,心里更多的是对亲人牵挂。
想起杨绛对于丈夫与女儿的牵挂,人人都愿自己的亲人长命百岁,她却希望自己的女儿和丈夫走在前头。毕竟死者长已矣,生者长牵挂,只剩“无处话凄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