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基层治理,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党员干部身处基层治理的最前沿,要坚定人民立场、深厚百姓情怀、丰富治理理念,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倾听民意、察访民情,从基层大地汲取“成长养分”。
在“听民情”中汲取“初心养分”。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也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各种声音在这里交汇。新时代党员干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多数”,要常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初心之问,把工作重点放在倾听百姓呼声上,多同群众交流交谈,真切感知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群众沟通,通过网络问政、微信问卷等形式,促进矛盾化解,不断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在“心”和“行”上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践行好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
在“沾泥土”中汲取“担当养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身上就积蓄多少力量。在基层和老百姓心贴得越近,工作开展起来就越顺畅。党员干部只有扎根基层,走进百姓中间,才能与群众建立真感情。要伸只“脚”到群众中去,有事没事多往群众家里跑,了解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手信息,以实干精神践行担当使命。要牢固树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务实之志,始终坚持俯身到群众中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主动“接地气”“摸活鱼”,经常到群众中了解掌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情况,不断催生在基层舞台担当使命、干事创业的干劲意志。
在“解难题”中汲取“能力养分”。问题面前靠干部,冲锋在前是党员。以什么姿态对待问题、破解难题,直接体现了一名干部的政策水平、协调能力和精神面貌。党员干部要勇于直面问题,在解难题上提能力、在抓落实上树标杆。要涵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不断增强“啃硬骨头”“涉险滩”的锐气和勇气,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本领,积极主动御风险、迎挑战、攻难关、解难题。要勇于到艰苦基层、急难险重任务一线摸爬滚打、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炼就“两把刷子”,使自己的能力素质跟上时代节拍,不断为党和人民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