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考力水平:你做出的假设与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
2,ABC理论:我们对外界问题(A)会做出何种反应(C),本质上不取决于我们遇到的问题(A),而是取决于我们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
诱发刺激(A)—信念反应(B)—行动结果(C)
3,多元思维模型:基于思维模型的知识体系,来自多个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
要深刻理解一个模型在什么情况下,解决什么问题时是有效的。
4,所谓“PDCA”,又称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制订计划(Plan)、执行计划(Do)、检查任务(Check)、处理改进(Action)来不断改善结果。
5,深度思考:通过洞悉问题本质,利用已有规律(思维模型),直击问题要害的成长模式。它的本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6,OODA: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以及行动(Action)。
7,棱镜分析法:问题——直接答案——追溯答案的因果链源头(棱镜)——折射出: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哲学视角。
8,提问破冰法:和陌生人聊天时,觉得无话可说的时候可以向对方提问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见解。
9,查字典法:快速发现有效的经验策略和方法论。带着疑问去翻看相关书籍,查找不同作者对同一个问题都用了哪些“思维模型”。
10,不读书法:一旦我们读书时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思维模型,我们就合上书,停止阅读。20%的时间读书,80%的时间思考。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自己有启发?它在解决什么问题?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问题吗?自己能把这个启发点用在生活中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11,关键词法:寻找更系统的思维模型
1.分析确定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寻找书中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3.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是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策略?
12,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看到思维方式的局限性,一本书真正的思维模型价值藏在作者没有说的部分。
所谓“知人论世”是指,我们为了弄明白一件事情,既要了解这个人,也要研究人物所处的时代。知人论世的核心本质是,理解一个思维模型的产生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适用边界。
思想地图:没有正确的思维模型,只有适合某种情况的思维模型。任何一个思维模型都归属于人类解决某类问题众多思想中的某个支流。每个思想支流,都有自己适应的前提条件和环境。
13,五星笔记法:用笔记挖掘隐性知识
每次做笔记之前,先画出一个五角星,每个角代表一个问题,一共五个问题,我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回答这五个问题的过程。五个问题回答完,笔记才算做完了。
(1)预判核心内容
(2)记录讲解逻辑
(3)记下疑问,启发
(4)提炼思维模型
(5)变成具体行动
14,超一流学习法:
第一个环节:“超”,是指遇到问题时要先从超级人脉找答案,提炼思维模型。
第二个环节:“一”,是指对提炼的思维模型举一反三,多维实践,理解“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第三个环节:“流”,是指要把掌握的思维模型训练成行云流水如闪电般的直觉反应。
15,思维模型扑克牌法:就是把我们要掌握的思维模型,制作成一张张应用卡片,当遇到问题时,像打牌一样抽出卡片,思考所选卡片上的思维模型,是否能够用到现在的问题里。如果可以,就把这个场景记到这个思维模型的应用案例中。
(1)核心不是写下思维模型的概念,而是写下思维模型的用途。
(2)反复拿卡片思考,训练对相关思维模型应用的敏感性。
(3)随着案例的增加,不断迭代卡片对思维模型用途和适用范围的定义。
16,模式识别:把大量理性思考和经验判断,内化成模式识别的直觉判断力,才能在瞬间做出正确的决策。
要把一个新的认知掌握到直觉程度,核心原理无非两条:一是用“熟悉”理解“陌生”,二是用“重复”提升“速度”。
17,全局性学习力:跨领域学习多元思维模型,不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形成对问题的全局性理解,从而更本质地理解问题。
全局性理解力=多样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知识层次
18,问思模体系:组织知识的关键不是知识,而是问题。
基本问题:寻找相似性—思维方式—具体思维模型
我们对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整合不同的有效策略。
19,结构化思想:凡有问题,必有结构
厘清问题—归类领域—寻找结构
20,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用基本问题作为思考的起点,借助思维方式打通跨领域知识。
用结构化思考构建系统骨架,寻找问题的相似性,串联跨界知识。
例:天时地利人和
21,降维攻击:问题复杂往往是因为我们身处其中。这时,我们可以尝试从更高维度俯视问题,往往能够化繁为简。
关键:要对思考问题的逻辑进行分层,用更底层却更高维的维度分析。
22,罗伯特分层逻辑:环境层、行为/行动层、能力层、价值观层、角色层、愿景层六个逻辑层次。
23,商业—技术—科学—人文 模型
24,变换尺度:解释所有问题,都从三个不同尺度找原因:宏观尺度的长期原因、中观尺度的中期原因、微观尺度的眼前原因。
问题复杂,其实是因为我们太关注眼前的现象了,如果我们能够从眼前的、短期的尺度中跳出来,换一个尺度重新看问题,问题往往也会变简单。
“有效策略适用的时空尺度”,是指如果我们认为一个策略有效时,一定要问自己,这是短时有效,还是长期有效?是局部有效还是整体有效?因为在微观环境下有效的策略,在宏观系统下就可能完全无效甚至有害;把短期有效的策略放到长期视角下也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我们必须根据自己要解决问题的范围和周期,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策略。
特征时空尺度”是指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下,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规律和特征。
所以,我们要跳出日常尺度,从宏观大视角寻找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策略非常关键。
跳出大尺度,从最底层尺度找解决方案。
25,聚焦关键:所谓“关键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影响着其他所有的问题,一旦我们解决了关键问题,就能事半功倍,极大地简化问题。
我们应用多元思维模型的策略,应该从“我如何做得更好”,转变为“有哪些问题能让我未来发生巨大变化”。
26,凯利公式:赌徒可以在知道胜率和赔率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的下注比例,从而使自己的长期复合收益最大化。
你应该投入钱的比例=(可能赚到的钱-可能损失的钱)/(可能赚钱倍数×可能赔钱倍数)
用亏损的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金额,再用盈利概率乘以可能盈利的金额,最后用后者减去前者。
27,分析成本与收益的非线性不对称机会。
我们对事情成功和失败的概率很难准确预测,但是我们往往可以对事情可能的收益和损失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如果一件事虽然成功的概率不高,可是失败了也没大损失,而万一成功了收益就很大,那这件事情也是值得投入的。
这件事情未来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非线性收益吗?它有可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吗?找到一个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长期做的原则,那么,我就能够拒绝生活中绝大多数平庸的机会。
28,寻找关键时刻的五原则
(1)战略学:趋势判断(变换尺度思考)
看这件事未来是否有较长期发展的可能。
(2)心理学:内驱力原则
如果需要自己经常投入精力时,问自己内心是否热爱和认可。不喜欢的事情,很难长期坚持。
(3)系统学:寻找系统的关键解(提升认知)
长期来看,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来自认知。因此,要思考投入的事情能否增进自己对一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4)经济学:边际成本/复利效应
边际成本是否能够不断降低,或者收益可以有复利增长的效应。也就是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做一件事做得越多,成本越低;或者成本不变,但收益不断增长。本质上是分析判断这件事情收益是否有非线性增长的可能。
(5)正面黑天鹅(非线性后果)
黑天鹅是美国金融投资者塔勒布提出的概念,是指我们生活中发生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影响的事情。而正面黑天鹅,是指一旦发生对我们有积极影响的事情。